0
0
【新聞智庫】美國最高法院

【新聞智庫】美國最高法院

【Now新聞台】美國上訴法院駁回司法部提出,恢復執行入境禁令的要,宣布維持下級法院的裁決。

美國總統特朗普甫上任便簽署行政命令,禁止敘利亞等七個國家公民入境,禁令在多個州遭到司法挑戰。特朗普表明不會放棄,甚至不惜上訴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即聯邦最高法院,是最高級別的聯邦法院,有憲法的最終解釋權,判決往往觸及墮胎、槍械管制、移民、平權、環保等爭議性課題。提交最高法院的案件一般由九名大法官,以簡單多數方式表決。

由總統提名參議院通過確認的大法官,任命是終身制,目前仍有一席懸空。以自由派和保守派法官各佔一半的局面來說,政府或需游說自由派法官,得到至少一人「轉軚」,才能取得大多數票支持。假如真的四比四平手,便會維持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裁決,最高法院亦可以暫緩裁決,或延遲上訴以迴避爭議。

有人打趣說,美國最高法院由哈佛耶魯獨霸,之前九名法官有五人出身自哈佛大學法學院,另外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金斯伯格,亦曾就讀哈佛,其餘三人則畢業於耶魯大學,被批評背景單一又「離地」、欠缺多樣性。

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並非「聖旨」,必須合符現行法則。過去約有一成多的行政命令被最高法院推翻。

1935年,最高法院否決了總統羅斯福的五個行政命令。

2014年,時任總統奧巴馬不理國會反對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容許2010年或之前,已經在美國居住的非法移民,只要他們沒有案底,而子女又是美國公民的話,便可以免被驅逐出境,繼續留在美國生活和工作。

法案遭多個州份反對,更爆發訴訟戰。多個法院裁定政府敗訴後,政府上訴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去年作出裁決,八名法官之中有四人贊成,四人反對。在無法作出多數裁決的情況下,奧巴馬的移民法案亦無法在他任期內落實。

有專家認為,假如政府同意進一步收緊,並釐清命令適用範圍,包括清楚界定何謂「入境者」,以及容許持有有效簽證的人,離境後再返回美國,應可收窄分歧,減少爭議之餘,法院亦更好辦事。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