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有146年歷史的美國玲玲馬戲團,宣布結束營運。
1871年成立的玲玲馬戲團、紐約大蘋果馬戲團及太陽馬戲團,合稱世界三大馬戲團,號稱是「地球上最偉大演出」。
玲玲馬戲團首創結合動物、畸形人及雜技演出,以華麗舞台和服飾掛帥,靠亡命特技及動物奇趣聞名於世,空中飛人、獅子跳圈等是不少美國人的集體回憶。
曾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和最佳編劇獎的《大馬戲團》,正是以玲玲馬戲團為故事藍本。
馬戲團源於歐洲,傳入美國後,表演場地被移師入帳幕。
美國人靠火車或大卡車帶着動物和裝備穿州過省,到不同地方巡迴演出,成為十九世紀中,美國家庭的主要娛樂。民眾只有在馬戲團,才能看到來自非洲或亞洲的動物,人人眼界大開。
踏入二十世紀,各式各樣娛樂推陳出新,電影、電視、電子遊戲、互聯網日漸普及。馬戲團入座率連年下降,買票入場觀眾愈來愈少,玲玲馬戲團風光不再,巡迴演出的成本節節上升亦是另一個重要「死因」。
馬戲團自1956年起,將演出移師到大型室內運動場,又嘗試引入新元素,如邀請女性擔綱,甚至推出手機app,可惜實實在在的真人表演不及天馬行空的虛擬電玩遊戲吸引。
動物表演是玲玲馬戲團其中一個最大賣點,大象、老虎、馬、駱駝和袋鼠等動物明星不計其數,以前深受觀眾,尤其小孩子喜愛。
隨着社會觀念改變,民眾愛護動物意識提高,令玲玲馬戲團不斷受到愛護動物團體狙擊,加上輿論口誅筆伐,有州份政府頒令,明文禁止馴獸師虐待大象,甚至禁止野生或瀕危動物公開演出,為馬戲團演出敲響警鐘。
玲玲馬戲團曾多次被投訴虐待動物,單是就員工涉嫌虐待大象便打了14年官司,在2014年支付了2500萬美元和解。
玲玲馬戲團去年宣布摒棄以大象作壓軸演出的傳統,並停止以大象為主角的表演,更承諾最遲2018年會將全部大象,送到保育中心安享晚年,可惜未能挽救頹勢,反而拖垮入座率,門票銷售量直線下降。
玲玲馬戲團宣布結束營運後,有愛護動物團體在網上發文,指抗爭36年,終得勝利,形容是人類覺醒的重要里程碑。有觀眾慨嘆,馬戲團近年表演質素每下愈況,敵不過時代洪流,難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