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中美台三方關係

【新聞智庫】中美台三方關係

【Now新聞台】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近期在台灣問題上的言行,一再挑動北京的神經。

美國對兩岸問題的取態,基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即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但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亦訂明,華府會繼續向台灣提供防衛性武器,亦將抵抗任何以武力或其他高壓手段,危及台灣民眾安全以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是規範華府對台政策的法律。北京曾以干涉內政為理,反對《台灣關係法》。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台灣問題在過去20年,都不是中美複雜關係中的「頭號引爆點」。近年中美領導人會面,主要都是在貿易、網絡攻擊以及南海局勢上角力,台灣問題排得較後。

但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打破多年來的常規,先接聽蔡英文總統的電話,再質疑華府應否受制於「一個中國」政策,一再觸及北京的底線。

有學者開始憂慮,若特朗普燃點起兩岸的緊張關係,並將華府對台政策,當成向北京討價還價的籌碼,有可能會打破三方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和平交往,對台灣來說會很危險。這些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延伸至其他議題,例如南海問題上。從華府的角度來看,不論中美之間發生甚麼事,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對美國才最有利。

有人認為特朗普有關兩岸問題的言行,是因為他不熟悉兩岸議題與中美關係。但有人就指出,特朗普在2011年時,就曾批評總統奧巴馬不向台灣出售F-16戰機,是對北京釋放錯誤訊號。

多年來跟北京及台灣保持平衡關係的還有新加坡,新加坡早前與台灣進行名為「星光計劃」的聯合軍事演習,九輛裝甲車回程時在香港被扣查,引起外交風波。

在北京向新加坡提出交涉後,新加坡重申一個中國的政策並無改變。

新加坡跟台灣進行聯合軍演,是公開的秘密。北京與新加坡在1990年建交時已知「星光計劃」的存在,但多年來,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今次反應強烈,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涉及南海問題。新加坡在這個問題上,支持海牙國際法院的仲裁。加上跟美國愈走愈近,去年底批准美軍部署偵察機,總理李顯龍訪美時,又讚揚奧巴馬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有台灣的學者指,隨着美國新政府即將上場,新的中美博弈格局亦展開。台灣在中美各個棋盤中,繼續扮演棋子的角色。台灣在新格局下,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和如何自處。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