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兩岸領導人習近平和馬英九,周六在新加坡進行歷史性會面,被形容為冷戰結束後,國際間最有意義的和解會面。
提到和解會面,不得不提南北韓十五年前舉行的第一次高峰會。
南韓總統金大中與北韓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2000年在平壤舉行會談,是朝鮮半島分裂五十五年後,第一次首腦會議。
會後發表《共同宣言》,主張進一步擴大和發展雙方關係,開闢韓朝和解合作新時代,此後南北韓交往更趨頻繁。
諾貝爾委員會向金大中頒發和平獎,表揚他致力於南、北韓達成和平及修好關係的貢獻。
另一個為民族為和解作貢獻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例子,是以色列總理拉賓、外長佩雷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
1993年,拉賓與阿拉法特在美國會面,實現歷史性握手,並在白宮草坪簽署《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揭開以巴和解進程序幕,被指為實現以巴和平作出極大貢獻。然而,拉賓在1995年遇刺身亡,此後多年,以巴衝突不斷,和平似乎是遙遙無期。
二戰後,美、蘇冷戰,兩國在經濟上互相抗衡,同時展開規模空前的間諜戰和軍備競賽,關係異常惡劣。1959年9月,赫魯曉夫到美國訪問,是蘇聯領導人第一次正式訪問美國。整個行程被形容為驚動世界的十三天。他與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大衛營見面,開啟美、蘇首腦會晤先例。八十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上台。1987年與美國總統列根在華盛頓簽署《中程導彈條約》,被視為開啟美、蘇和解進程。直至蘇聯解體,冷戰正式劃上句號。
與美蘇冷戰息息相關的,還有美國和古巴的關係。1959年,兩國在古巴革命後,關係惡化,並在1961年斷交。當時正值美、蘇冷戰,古巴選擇靠近蘇聯,爆發導彈危機,戰事一觸即發。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後,重提要將與古巴的關係正常化。他與古巴領導人勞爾於今年四月,在美洲峰會舉行雙邊會談,是兩國領袖自1956年以來首次正式會面。其後,美國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名單中剔除,並重開駐哈瓦那大使館,兩國正式恢復外交關係。教宗方濟各亦指美國和古巴關係破冰,是全球和解的最佳典範。
何謂最有意義的和解呢?到底是注重過程,抑或是結果?不同人應有不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