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屠呦呦研發利用青蒿素治療瘧疾,然而在中醫學的歷史中,青蒿的藥用價值不高。
青蒿是一種草本植物,俗稱苦艾,有兩個品種,一個學名為黃花蒿,另一個學名為青蒿,兩者外表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只是黃花蒿有抗瘧疾作用。
傳統上,中醫極少用黃花蒿入藥。就算使用也因為中藥多用煎熬的高溫方法處理。在攝氏60度以上,青蒿素便完全分解,而且含量不高,容易在腸胃分解,所以直接使用的話,藥效有限。
屠呦呦於1969年,在北京衛生部領導抗瘧疾藥物研究時,便發現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較胡椒更差,初期未有被重視。後來,屠呦呦翻查古代文獻,深入研究,想到可能是高溫破壞青蒿的有效成分,於是改進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沸點較低的乙醇提取。
最終在1971年,證實青蒿素能百分百抑制瘧原蟲,為全球數以億計瘧疾患者帶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