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北京閱兵藍

【新聞智庫】北京閱兵藍

【now新聞台】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在九月三日舉行,外界都十分關注當天的天氣,內地百度百科最近收入了一個新詞「閱兵藍」,是指當局用行政手段進行強制性的空氣品質管制,為這場盛大的閱兵儀式打造一片湛藍的天空。

北京的霧霾天氣一向為人詬病,為了閱兵,北京市政府參照去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由8月20日開始至閱兵儀式舉行期間,針對霧霾的源頭,採取多項減少碳排放的措施。不過,由於北京正處於由夏季進入秋季的時期,九月初以偏南風為主,濕度較大,不利空氣中的污染物吹散。北京環保局亦指,屆時可能出現輕度至中度的空氣污染。當局已經表明如果出現上述情況,便會推出更嚴厲的減排措施,以確保不會由「閱兵藍」變成「閱兵灰」。

除了空氣污染,當局亦密切留意閱兵儀式舉行當日的天氣變化。根據中央氣象局在9月1日的預測,儀式舉行當日,北京多雲、吹微風;但隨後有雷陣雨。如果雷陣雨提早出現,人工消雨可能會是一個對應方法。

人工消雨有兩種方式,一是抑制下雨的過程,方法是在要消雨的區域向雲層大量撒播冰核,冰核數量增加,每個冰核吸收的水變少,無法形成足夠大的雨滴,有助延緩和減弱降雨。

另一個方式是在要消雨的區域進行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目的是令天空提前下雨。此方法是根據不同溫度的雲,利用飛機或火箭等工具將不同的催化劑送入雲中,加速水氣變成大水滴,繼而下雨。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儀式舉行前就曾經人工消雨,當時氣象部門發現有降雨雲團不斷加強,並且逼近舉行開幕儀式的鳥巢,當局於是啟動氣象保衛戰,出動飛機及發射過千枚火箭,將碘化銀和液氮等催化劑散播到雲中,令雨水提前降落或減弱,結果開幕儀式結束前都沒有下雨。

閱兵儀式自中共建政66年來一共舉辦過14次,其中1956年那次是唯一一次在雨中舉行,原定參加閱兵的空軍96架飛機被迫退出,備受注目的國產米格新型飛機亦未能亮相,而今次閱兵儀式就是第一次在非國慶日舉行。據稱,外界十分關注的東風—26中程彈導彈會首次亮相。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