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在台灣,一向標榜是養生的黑糖驗出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懷疑是生產過程中高溫加熱而釋出,但目前台灣未有訂立含量標準。
黑糖除了沖水飲用,還可用來製造糕點、刨冰等,一向被視作養身食品。台灣康健雜誌檢驗市面上的19包黑糖,結果顯示全部樣本都含有丙烯醯胺。其中在農夫市集購買的一包手工黑糖,丙烯醯胺含量最高,每公斤高逹2740微克,另外有七包黑糖丙烯醯胺含量每公斤超過1000微克。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2003年訂定,油炸和烘焙類食品,丙烯醯胺含量每公斤要少於10至1448微克,即是指部分黑糖丙烯醯胺含量,隨時超過油炸的薯條,攝取太多可能會引起神經毒性、基因傷害。
黑糖本身是甘蔗汁提煉出來,反覆加熱熬煮過程中,甘蔗汁的天門冬醯胺與葡萄糖和果糖,會產生化學反應,釋出丙烯醯胺,熬煮的溫度在攝氏120度至160度之間,丙烯醯胺會加速大量產生。
雖然丙烯醯胺有致癌風險,現時國際間都未有就食品丙烯醯胺含量定訂標準和規範。台灣當局下月會召開專家會議訂出指引,指導業內人士如何降低丙烯醯胺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