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行政會議通過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為了完成一個耗資1400億的工程,機管局除舉債,更徵收機場建設費,每名離境旅客180元。
除政府斥資,部分國家亦有收機場建設費,用以改善機場安全、保安、擴建。
在國內,所有機場均設機場建設費,現時以民航發展基金名義收取。旅客乘坐航班,在購買機票時一併繳納。國內線每人需50元人民幣,港、澳及國際線,每人徵收90元。款項會上繳中央,用以航空業的發展。
在加拿大、巴西、菲律賓、印度亦有徵收費用,用作機場的保養及建設,絕大部分是在購買機票時,由航空公司代為收取。
印尼是少數國家中機場建設費不包括在機票內,旅客要在機場櫃位繳交費用。旅客離境時需出示收據,每名國際線乘客需繳付18美元。德國會因應航線的燃油消耗及廢氣排放,徵收機場環保費用,每名乘客由7歐元至42歐元不等。英國亦有類似收費。
隨著經濟全球化,航空業急速發展,根據統計,2007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載客量是5.1億人次,而13年已升達9.5億人次。
亞洲經濟發展,出現機場擴建潮,各國爭相成為航空樞紐。新加坡樟宜機場,興建第四座客運大樓及飛機停泊設施,計劃耗資30億美元,在填海的預留土地興建第四條跑道及第五客運大樓;台北桃園機場亦計劃興建第三個航廈及興建第三條跑道,耗資4千億新台幣,折合約一千億港元;上海、南韓仁川亦將有新客運大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的國際機場亦進行擴建工程。
在廣州的白雲機場,第三條跑道年初啟用,並計劃就興建第四、第五跑道及第三客運大廈開始前期工作。另外,當局正為廣州第二機場進行選址工作,但由於空域問題,內地傳媒形容白雲機場第三跑道是得物無所用。
北京市繼續在大興區興建第二個國際機場,設計會有四條跑道,預計造價近8百億人民幣。內地傳媒報道,國家民航局計劃,未來15年將新建1600個通用機場。珠三角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交通地區,區內有五個國際機場。
面對周邊地區的競爭,香港如何保持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並確保機場擴建後,設施充分發揮作用。避免天空出現擠塞,便要視乎當局的規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