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醫保計劃

【新聞智庫】醫保計劃

【now新聞台】政府推出自願醫保諮詢文件,建議標準保單保費每年平均3600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自願醫保計劃是平衡公私營醫療系統的最後方法。

除了香港要面對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外,各個國家都有不同政策規定政府為民眾承擔多少醫療費用和用甚麼模式提供醫療保障,當中有利有弊。

有些國家如英國採用全民醫保方式,自1948年開始的國民保健服務,英文簡稱NHS,就透過稅收支付醫療開支,民眾看病免費,大部分處方藥都不用付錢。

不過NHS的缺點是效率低,醫護質量難以保證。英國中部的斯塔福德醫院就曾經被揭發為了控制成本,消極處理病人,在05至09年間導致1200名病人死亡。

日本就強制民眾購買健康保險,即使是自僱者、外國留學生等都要加入國民健康保險。民眾在支付保費後,每次求醫只需支付三成費用,其餘由保險費支付。

不過過日本人口老化,醫療費用不斷上升,由於當局要支付國民保健的費用,加上公費醫療及長者醫療費,長遠為日本政府的財政帶來負擔。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形式亦與日本類似,民眾每月繳交與薪酬水平掛勾的保費,負擔比例通常佔總保費的三成,其餘由投保單位及政府攤分,民眾就醫只需付很小費用。

由於台灣健保投保費低,覆蓋範圍大而為人稱讚,但面對連年赤字的問題,就算去年實施第二代健保,開徵補充保險費,但評論指出新計劃治標不治本,只可暫時紓緩赤字。

美國過往雖然有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及州政府的醫療補助Medicaid,補助長者及低收入人士,但其他人要靠私營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

雖然美國國會在2010年通過奧巴馬提出的醫改法案,令更多因健康及其他狀況而未能投保的美國人可買醫療保險,但有評論認為,在更多人獲得醫保後,會用多了醫療服務,令醫療開支出現膨漲壓力,導致成本增加,最終所有人都要支付更高的醫療費用。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