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治療骨折的手術要放入金屬片及螺絲,固定斷骨位置,但這樣做有感染風險,亦可能要再做手術取回金屬支架。美國有科學家用意想不到的物料造螺絲,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絲用來織布造衣服又滑又軟,但其實絲遠比想像中堅靭,甚至可以造成螺絲,放進人體,固定骨折。
現時治療骨折的手術,將骨折復位後會以金屬片及螺絲固定,等待斷骨生長癒合。不過這些金屬物料可能會引起感染,令傷口癒合困難。金屬太硬,亦會對骨骼造成過度壓力。斷骨生好後,病人又可能要做第二次手術,取回金屬支架。至於可以被人體分解吸收的聚合物螺絲,亦有較難裝嵌及容易發炎的問題。
美國哈佛醫學院聯同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的科學家,在蠶繭中抽取絲蛋白,製成骨折手術用的螺絲及金屬片形狀。
28口絲質螺絲放在6隻老鼠中,實驗八個星期,結果發現絲質螺絲,全部運作良好。
科學家指絲質螺絲好處多,堅靭得來又可以自然分解,被身體吸收,不用再做手術取出來。而且絲質螺絲在X光中看不到,醫生可以更容易觀測病人骨折癒合的進展。更神奇的是,絲蛋白會釋放出物質,防範感染,促進骨質生長,加速康復。
科學家形容絲質螺絲是很大突破,希望很快可以展開臨床測試。初步目標會用於面部整型手術,稍後希望擴展至所有類型的骨折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