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中央電視台評論員日前發表文章,批評阿里巴巴餘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儼如「金融吸血鬼」,呼籲監管機構取締。有分析認為,由於互聯網金融缺乏監管,對傳統銀行並不公平,建議盡快加強規管。
互聯網金融產品以高達7%回報,搶走大量銀行存款,雖然監管機構仍按兵不動下,但官方媒體已率先發炮。
央視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上周五一篇針對阿里巴巴餘額寶的評論文章,指餘額寶的出現並沒有創造任何價值,反而是一種金融寄生蟲,故要求取締有關產品,惹來極大迴響。
鈕文新假設餘額寶規模達4000億元人民幣,平均收益6%,估計當中有2個百分點屬支付寶及貨幣基金的利潤,即每年有80億元人民幣落袋,儼如吸血鬼。更重要的是,高回報的背後,間接推高社會融資成本,繼而殃及經濟。
面對官媒嚴厲指責,支付寶作出反擊,澄清一年的管理費、托管費及銷售服務費僅0.63%,但未有回應評論提及的2%利潤。
觀乎現時內地居民儲蓄餘額達46萬億元人民幣,貨幣基金規模達10000億元人民幣,僅屬冰山一角,表面看來似乎未成氣候。不過,有銀行業分析師認為,雖然央視的評論帶有偏激成分,但卻不無道理。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楊青麗認為,互聯網理財產品跟金融業務處於一個不平等的地位。
另有報道指,中國證監會最近跟基金公司負責人召開會議,就提示風險問題,向貨幣基金投資短期債券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