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修訂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建議調高住宅用地的地積比,住宅單位因而增加八千個,至五萬幾個,可以容納15萬市民。政府預計,單是收地發展,已經要用最少四百億。
要增加住宅供應,政府決定從新發展區入手。計劃中的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發展局建議,調高中低密度住宅用地的地積比,增加八千個住宅供應,連同附近的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日後可以興建五萬三千幾個單位,容納超過十五萬人。
其中,有落馬洲支線接連的古洞北,以及沿著梧桐河而建的粉嶺北,有兩萬多個單位會是公屋。發展成產業區的坪輋打鼓嶺只會興建私樓。
三個發展區,合共用來興建公屋的用地,會由原本規劃的四成一增加至四成三,日後興建新居屋的話,都只會在私樓地上興建,不會減建公屋。
這三個新發展區,發展面積合共五百幾公頃,大部分土地,現時是村落或者未發展。
發展局表示,原居民村不包括在發展計劃,但仍然有超過一半地由私人擁有,初步估計,單是收地就要使用超過四百億。
政府打算在古洞北,興建二千五百個單位,安置受影響的六千五百名寮屋居民。而發展這三個區,有十公頃的濕地會消失,政府會在塱原發展一個三十七公頃的自然生態公園,配合南北用地保留作農業用途,作為補償。
發展計劃預計在2017年動工,首批居民可以在2022年遷入新區,2031年完成所有發展。新方案會諮詢兩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