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首都專線】公廁革命軟硬件難提升仍需努力

【首都專線】公廁革命軟硬件難提升仍需努力

【Now新聞台】以往有人指,在內地找廁所並不是用雙眼而是靠鼻子,因為內地的廁所通常很大異味。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就推進「廁所革命」作重要指示,究竟革命至今是否成功?同志又是否要繼續努力呢?

在北京旅遊景點雍和宮大街的公廁,一個月前剛完成翻新。公廁採用天然採光,亦有清潔人員不停打掃。有座廁,有衞生紙,還有無障礙設施。沖廁用自動感應系統,亦有吹風機。

可惜用上不足一個月,水龍頭已經壞了,未有人修理。

由於公廁附近是民居,翻新時增設倒尿池,方便居民傾倒污物。

公廁改頭換面,市民讚口不絕。

作為首都,這個面向「世界」的公廁,算是「革命」成功,但離開旅遊區,其他公廁依然落後又骯髒。

這個社區旁的公廁,絕對靠氣味可以找得到。

公廁一地都是水。廁格只得矮牆分隔,衞生情況惡劣。

另一個位於賓館旁的公廁,門外堆滿垃圾。水龍頭形同虛設。廁格情況慘不忍睹。

內地的公廁分為三類,第三類只有基本如廁設施,沒有水洗手。第二類才備有洗手設備,第一類設備齊全,兼有殘疾人廁所。

但在北京,七成都仍然是第三類,最簡陋的公廁。

全國截至去年改建公廁六萬八千所,不過大多位於旅遊點,其餘地方都只聞樓梯響。

北京自成功申奧後,開展公廁革命至今十多年。有學者認為,應加快改建公廁步伐。

有公廁設計師說,改造公廁涉及污水排放,加上安裝水龍頭又衍生偷水和浪費問題,都窒礙了改建的進程。

馬芮相信,公廁革命要成功,可能還需要多一個十年。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