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多個歐盟國支持建立德國為首的財政聯盟

多個歐盟國支持建立德國為首的財政聯盟

今次歐盟峰會被視為歐元存亡的關鍵,同時凸顯新的歐洲政治格局。分析認為,歐債危機將令德國脫離二次大戰戰敗陰霾,再次成為歐洲的領導者,法國和英國都要退到一旁。

二十年前,歐洲單一貨幣概念誕生,歐元亦在十年前正式流通,整個歐洲一片喜氣洋洋,德國和法國兩大歐元主要推手,期待歐元可以團結歐洲,將歐洲推上世界舞台的顛峰。

二十年後,這個夢想正逐漸演變成多個國家的噩夢。德法兩國領袖,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再次站出來。外界一度認為,兩名性格各異的領導人,是聯手應對歐債危機,稱兩人為「Merkozy」默克科齊。其後發現,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歐洲央行最有力的金融後盾,才是歐元區的救世主。

德國建議修改歐盟條約,建立一個歐元區財政聯盟,對揮霍無度的國家實施制裁,修定被指過度苛刻,擔心國家主權過度流向歐盟,甚至最終由德國掌控。但在歐債危機下,多國開始向現實妥協,曾遭德國納粹入侵的波蘭,都寧願由德國領導歐洲,脫離危機。

修約雖然在英國等幾個國家力抗下,未能成事,但仍有逾二十個國家支持,足以建立一個以德國為首、更緊密的政治和財政聯盟。默克爾的戰友薩爾科齊全面支持之餘,更放棄原先要求歐洲央行走到救火最前線,被反對黨批評他事事聽命德國,患了恐懼德國症「Germanophobia」。所謂的恐懼德國症,即使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後仍然存在,歐洲多國一直擔心,德國強大是對其他國家的威脅。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