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田徑專訪】亞錦銅牌激發1老3少接力隊衝港績

【田徑專訪】亞錦銅牌激發1老3少接力隊衝港績

各人都為往後的比賽磨拳擦掌。 (@Now Sports)

【Now Sports】一切成功都不會出於偶然,能站上頒獎台的都是努力加運氣使然,不過,如果是隊際項目,更要講求組合的特質,今夏在亞洲田徑錦標賽奪得男子4x100米接力銅牌的香港接力隊,是1「老」帶3少。筆者調侃17、18歲的郭俊廷、陳一樂與吳君浩彷如來整頓職場,隊長李康傑沒否認。師兄兼顧紀律時亦迎合大勢所趨,保證這場遊戲「香港腳」齊人,在線,香港紀錄這目標也on track。

訪問這天,吳君浩是最先到場一個。去年跑入世青賽200米決賽,誠然像其他年輕人一樣愛玩耍,但骨子裡也如他外表一樣乖仔。不囉唆,有需要才開口,Magnus說:「我們大家都明白各自責任,也明白大家是一隊人,而且有隊長在,我們更自律,最記得有次經過首天比賽後走到阿傑房間想找他打機,但原來他早已在浸冰水積極準備恢復,我們還可以太過份嗎?」

這組合的「1老」其實也只是相對而言吧!28歲的李康傑入接力隊6年,經歷過昔日與破紀錄前輩吳家鋒、鄧亦峻及徐志豪等合作的年代,他現在又會跟機玩密室逃脫,輪到他成為教練和新隊員之間的橋樑:「有時他們未必能很清楚表達想法,我可以幫他們,與教練再取個平衡。」其中一個明顯改變是賽前熱身準備。經歷兩代人的李康傑說,從前團隊的熱身時間是劃一的兩小時,現在是跑手根據各自需要而定。

「一進場,望住螢幕介紹,已經感覺到Login(登入)了」,話不多的陳一樂突然戳中眾人笑點。他如此形容自己今年在韓國亞錦賽的狀態,也與上屆在泰國熱身已見頭暈,未能晉級作對比。港隊4子當日雖然決賽以39.10秒第4衝線,但因中國隊交接棒出界,連同後備的馬景揚遞補獲銅牌。雖然等待裁判覆核的15分鐘心情忐忑,但Magnus認為港隊跑出近10年最快時間,在前幾屆甚至能問鼎金牌,算是實至名歸。李康傑亦在旁補充:「如果是40秒跑第3,那就有些尷尬……由2019年入隊,經歷過不同組合,但都跑不到這個時間,一度有點無助。今年跑到出來,目標不再是天方夜譚,確實有些感觸。」

完成一場大賽,音樂椅亦再運轉。每次大型運動會的接力項目,港隊一般在半年前根據賽季排名選定6人,賽前再裁1人,而落場只有4個,有力競爭男子4x100米席位,現在卻有15人,僧多粥少。在兩個月後的全運會,亞錦賽4子與葉景維、鍾梓聖暫時榜上有名。說到這裡,兩年前16歲時跑出10.40秒,一度在U18領先世界的陳一樂,也嚴肅地說:「3年前跑10.7秒已可入接力隊,但現在這時間根本沒希望,現在要求是10.3秒,跑10.4秒也有可能被拒諸門外,所以一定要快,我承認是有壓力的。」一樂說罷,又再瞇瞇眼的笑面迎人。

年紀最細、又是今年最快的郭俊廷截然不同,表情豐富。記者問大賽決賽中,選手由後台踏入賽道的數秒,可有成為全場鏡頭焦點的「甫士」,當隊友一臉迷惘,他很快提起飛毛腿踏前,加上手勢刻意讓人視線集中在隆起的四頭肌上,拍訪問照時更說這是「香港腳」。對於競爭,尤其是再細1歲的古綽峰、梁靖恆等也嶄露頭角,Alton說:「不同年紀的人一起努力練習是一件好事,有些人驚被其他人趕過,我沒有害怕過。」

李康傑在這個問題上說得最直白:「遊戲規則是汰弱留強。你要個人項目快,才能幫到接力隊,再配合接力隊訓練。因為其他運動員都是頂尖的,如果你慢,你要承認當下能力不足,可能也影響到團隊。」

既然這次跑到近10年最佳,接力隊下個主要目標其實很明確,盡快跑到39秒內,再衝擊上代跑手所創的香港紀錄38.47秒,當然從而拿到全運、亞運獎牌,爭取到世錦賽甚至奧運入場券。吳君浩甚至能數出兩代接力隊每棒分段時間,還要進步多少才能並肩前輩,自己出任第4棒,也不必找被對手主力大直路爬頭的藉口:「希望下次是我『冚』過他們,而不是他們『冚』過我,香港隊的名次也可較好。」

自言不愛談紀錄的郭俊廷,就覺得最好做自己:「練得好,自然做得到。幼年時我感到香港隊是很厲害的,所以現在最大的動力就是證明給昔日的我看,我也可以做到,所以想繼續努力,看看10年後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

這10年一棒,應該已交得穩妥。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