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Sports】香港人熱愛運動,不僅喜歡觀賞足球、籃球等各類球賽及運動項目,更熱衷於身體力行,積極參與健身活動,追求健康生活。近日,筆者閱覽一份業界報告,當中揭示一些我們平日經常接觸、卻未必細心留意的數字,令人對香港健身行業的蓬勃發展來個數字化概念。
撰文:陳弈圖
根據香港健身Guide第6屆「運動產業化高峰會」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香港運動及健身場地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411間,其中24小時健身中心增至289間,市場銷售額逼近50億港元,會員人數接近50萬。這份由香港健身Guide主席邱益忠及商舖租務資深代理林應威主理、香港都會大學學生協助的報告,揭示香港健身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新趨勢。
香港健身熱潮持續旺盛,2025年前後至今,全港新增223間運動及健身場地,創下歷史第3高紀錄,令總數達到1411間。雖然年內有167間場所倒閉或暫停營業,打破2023年136間的紀錄,但這並未阻礙行業的整體增長。邱益忠指出,市民對靈活運動時間的需求大幅上升,帶動24小時健身中心及中小型健身房迅速擴張。從2018年的9間到2025年7月的289間,24小時健身中心數量激增32倍,預計報告出爐時已突破300間,成為行業高速增長新常態。
【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教練需求旺盛】
此外,香港健身行業的市場銷售額在2025年達到47.3億港元,較2023年的41.8億港元增長13.1%,反映市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強烈。與此同時,會員人數接近50萬,運動教練及健身教練的需求亦水漲船高,目前分別有6萬及2萬名教練活躍於行業中,為市民實現健康目標提供專業指導,推動「運動產業化」的發展。
從地區分佈來看,油尖旺區以272間運動及健身場地位居18區之首,緊隨其後的是中西區(201間)、灣仔區(174間)及觀塘區(148間)。租金方面,中西區以平均每呎34港元的租金成為最昂貴地區,其次是灣仔區(32元)、油尖旺區(30元)、南區(29元)及荃灣區(28元)。相比之下,葵青區、屯門區及黃大仙區的平均呎租最低,分別為22元及21元,顯示出地區間的成本差異。
過去數月,隨著「啟德體育園」及「西沙Go Park」的落成及開放,為香港健身行業注入新活力。這兩個大型運動設施不僅提供先進場地,更成為吸引市民參與運動的催化劑,進一步推動運動產業的發展。
儘管早前Physical Fitness等品牌因高昂營運成本及硬性銷售模式而退出市場,香港健身行業的整體前景依然樂觀。靈活的健身模式、24小時健身中心的普及,以及新地標的啟用,都為行業開闢新機遇。隨著市民健康意識的提升,香港的運動產業化正邁向新高峰,未來運動產業發展仍然大有可期。
作者簡介:
陳弈圖(Etto),17歲男孩熱愛足球、圍棋及扭計骰,自小喜歡文字,亦鍾情數字,愛隊是車路士。
電郵:etto803@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