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支英超球隊訪港,暴露了香港大球場草地有嚴重問題,大雨下變成爛地一塊。外地傳媒報道指場地差,使曼城和熱刺球員在比賽中受傷,新特蘭領隊迪迪肯尼奧更形容大球場是球員殺手killer pitch,令香港十分尷尬。
政府91年用了八億元重建香港大球場,94年峻工,最多可容納4萬人,是全港最大型的戶外多用途康體場地。但啟用後,球場草地的質素一直未能令人滿意,更曾引發官司。
98年,當時的臨時市政局提早六年向負責管理的英國溫布萊公司解約,並入稟高等法院索償,其中一個指控是溫布萊公司未有好好保養草地。判案書指出,大球場的草地,選用了名為nelton的設計,表面種植百慕達草,下面有150毫米的沙混合膠網的篩沙層,再下面是125毫米的純沙層,再下面是75毫米的砂礫層,再下面是排水管。
當時法官判決政府敗訴,認為大球場重建倉促,設計不足以應付大雨,是草坡質素差的先天性原因,並非溫布箂公司的管理問題。政府因為提早解約,需向溫布箂公司賠償2千1百多萬元。
大家也許會問,這個先天問題究竟是由誰造成,誰決定選用這個設計呢?高等法院的判案書將主要責任歸咎於香港賽馬會,因為當年大球場重建,由馬會出資,工程由當時馬會的首席工程師John Halliday負責。
判案書指John Halliday是一個十分堅信自己的人,雖然承建商和溫布萊公司,在施工階段曾指出設計有問題,要求他放棄,但他堅持己見,認為只要興建一個最合符經濟效益的設計便可以。
雖然球場設計本身有問題,但今次英超賽事前,康文署運來72噸混有雜質的沙鋪草地,亦難辭其咎。
香港何時才能夠擁有一個國際級的比賽場地呢?相信還有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