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江玉歡:應定期檢討公院殮房設施是否足夠 殯儀業界冀壓縮流程 預留足夠時間予家屬

江玉歡:應定期檢討公院殮房設施是否足夠 殯儀業界冀壓縮流程 預留足夠時間予家屬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江玉歡:應定期檢討公院殮房設施是否足夠 殯儀業界冀壓縮流程 預留足夠時間予家屬

【Now新聞台】有立法會議員指,當局在殮房收費與業界溝通不足,亦應定期檢討殮房設施是否足夠,而殯儀業界就指,當局應進一步壓縮流程,讓家屬有充分時間處理後事。

去年有逾4.1萬人在公立醫院逝世,現時公院殮房有3360個儲存位置,雖然較2017年多了1.2倍,但今年的服務高峰期間,有13間公院殮房使用率超過100%,約一成遺體在殮房停放超過一個月,部分更逾一年。

醫管局原本透過收費疏導殮房使用,惟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短期內修訂遺體免費存放期由3日放寬至28日,反映當初與業界諮詢不足,又指對新措施能否加快流轉仍有待觀察,並從根源入手。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江玉歡:「隨著人口老化,死亡宗數會增加,如果你說就算是這樣都不足夠,我認為即使是要付費都好,亦未必幫助到流轉,是不是長遠而言,在醫院有些地區是否要擴展(殮房設施),我認為這方面在新收費實施之後,都應該要定期檢討。」

有殯葬業界指,相關部門可再加快批出死亡證及安排火化程序,預留充足時間給家屬處理後事,例如進一步縮短發出死亡證的時間。

香港殯儀業商會會長鄭志傑:「法定時間都是有三天時間作基準,有無考慮過會否是(三天)前,不是第三天,這會更理想。我們只是恆常和食環署有溝通,過往醫管局、衞生署以及生死註冊處都是未有溝通渠道,我們也希望可在28日內完成,也絕對有空間將數值做得更理想。」

鄭志傑又指辦理後事文件涉及多個環節,過程繁瑣,期望醫管局可簡化程序,加強與業界溝通。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