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醫衞局:協助手寫病歷西醫提升系統連接醫健通 綜合平台與HA Go定位不同

醫衞局:協助手寫病歷西醫提升系統連接醫健通 綜合平台與HA Go定位不同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醫衞局:協助手寫病歷西醫提升系統連接醫健通 綜合平台與HA Go定位不同

【Now新聞台】醫衞局推出支援計劃,鼓勵私家醫生使用連接醫健通的臨床管理系統。醫衞局表示,醫健通與HA Go的應用及定位不同,會協助手寫病歷的醫生轉型,提升臨床系統。

目前有三成、約2500名私家醫生具備條件把病人的電子病歷上傳到醫健通,為了鼓勵更多私家醫生加入,當局提供每月500元資助,一年最多可獲6000元。

醫衞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林冰冰在本台節目《時事全方位》表示,理解私家醫生轉換系統時需要適應期,當局早前已將其中5個臨床醫療管理系統連接至醫健通,醫生毋須重複輸入資料,又透過提供誘因鼓勵醫生轉型使用。

對於醫健通及HA Go兩個應用程式有類似功能,林冰冰形容醫健通是綜合健康管理工具,與HA Go的定位不同。

醫衞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林冰冰:「HA Go主要是支援市民使用(公立)醫院服務方面的需要,可能我需要付款、取藥;醫健通是一個綜合平台,管理方方面面,不論公私營機構的藥物紀錄、參加不同醫療計劃的醫療紀錄、以及不同長者參加醫療券時,餘額剩下多少錢。」

去年醫健通加入了跨境健康紀錄的功能,長者在大灣區指定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求診時,可以跨境使用電子病歷,方便數據過河。

林冰冰:「大家可以申請醫健通內的紀錄,在內地診症時可以讓當地醫生在你的授權下查閱。另外有一個『我的資料夾』功能,市民在內地看完後,醫生想把紀錄放在醫健通戶口內,就可以透過『我的資料夾』功能上傳到戶口。」

醫健通需要使用電子病歷,目前仍有部分醫生手寫病歷,而中醫及牙醫亦採用不同的醫療紀錄。有私家醫生建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協助他們數碼化轉型,當局指會逐步協助業界提升系統。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