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完全不怕人,還可以任意拍照——大天鵝「小雪」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明星鵝」,2007年冬天因受傷被救回,自此成為這裡住客,鄰居還有國家一級保護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
這裡是山東東營市黃河入海口,由黃河夾雜大量泥沙沉積而成,總面積153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完整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2013年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蘆葦、饅頭柳等植物一望無際,但這裡曾經因為缺水和外來物種入侵而受損,經過持續修復而回復生機,鳥類有374種,較30年前翻了一倍。
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主任周立成:「每年都從黃河裡邊引入大量的淡水,使得我們的濕地生境越來越好,濕地裡邊的鳥類有更多的食物和棲息覓食的場所。連續四、五年的時間,我們動用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修復了本土植被,鹽粒鹼蓬5.2萬畝、海草床1500畝。我們有一句話叫『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鳥兒可能比人更有發言權。」
這片濕地正與周邊8個自然保護地整合創建成黃河口國家公園,更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修復。
保護區每年11月至翌年5月吸引數百萬隻候鳥停留和繁殖,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及「候鳥天堂」。為了更好監察情況及數量,3年前起引入人工智能系統。
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副主任趙亞杰:「和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關鍵物種的繁殖行為識別技術,是東方白鸛的行為識別技術。就從牠的種類、數量到行為,也都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監測方法。我們的目前是人工和智能監測相結合的手段,不斷的擴大我們的監測範圍,監測的準確性和精准度也在不斷的提高。」
保護區會為鳥類戴腳環和衛星跟蹤的設備,了解牠們在全球的遷徙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