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天文台在二十四小時內曾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表示是按整體天氣及雷雨帶的情況而發出警告,而渠務署在周三晚至今早收到6宗水浸報告,出動逾百隊緊急應變隊處理。
受熱帶氣旋丹娜絲殘餘影響,本港周四各區都有狂風暴雨。
渠務署表示,為應對暴雨及水浸風險,周三在全港249個容易水浸地點預先清理渠道,提防各區出現水浸,在周三晚至周五早上8時,共收到6宗水浸報告,全部位於新界,包括新田及八鄉一帶,亦派出逾100隊緊急應變隊支援及應對緊急情況。
渠務署署理助理署長陳克強:「及時清渠是一種超前部署的安排,很多時如果只靠即時應對可能反應未必夠快,所以近年已用及時清渠安排,在預計大雨來臨前首先疏通渠道,令排水渠道可以運作暢順,就算我們做了及時清渠後,如遇大雨情況或遇沙泥淤塞情況,我們都需要緊急處理,所以100個小隊是遍佈全港。」
天文台指,周四雨勢較大,本港普遍地區雨量錄得超過100毫米,二十四小時內曾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解釋,是根據整體情況而發出相應暴雨警告信號。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沈志泰:「整體來說沿岸地區昨天天氣都不穩定,一般來說當我們會有一條比較強的雷雨帶影響我們的時候,雨勢會在一段時間內增強,在這時候,當這條雨帶影響我們之後,另一條雨帶需要時間發展,再移近我們,基本上我們暴雨警告(信號),都是看雨區發展及整體雨勢。」
天文台又指,受丹娜絲殘餘及其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本港間中仍有驟雨及狂風雷暴,下周初驟雨逐漸減少,天色好轉但日間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