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新界東醫院聯網成立3D打印辦公室,引入混合實境技術,節省手術模具製作成本和時間,預計每年服務140名病人。
醫生戴上這副混合實境MR眼鏡,所見的影像會和病人實體結合。
威爾斯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國全:「好像有一個透視眼看着病人的皮膚,其實你已經穿過皮膚,看到骨下面有甚麼組織,基本上我們做手術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使雙手鬆動,去做一些手術無菌的程序,同一時間,任何影像可以經過眼、手、聲控去控制操作平面。」
威爾斯醫院去年成立3D打印辦公室,為不同專科度身訂造手術模型和導板等,並引入混合實境技術,節省製作手術模具、成本和時間。
黃國全:「是否每一個都需要打印這些(3D模型),如果有了這個系統,我們覺得是不需要,其適應性和3D打印模型某程度上是差不多,只是3D打印模型要打印出來需要時間,混合實境原則上在電腦上做,預備時間會短很多,在電腦製作約兩至三小時。」
現有50名骨腫瘤病人接受混合實景手術,預計每年服務140名骨科病人,其他專科例如心胸外科、耳鼻喉科等亦正展開研究。
目前醫院共有4部混合實境儀器,主要用在手術落刀之前,未來會視乎需求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