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走塑」一周年|環團揭市面仍有售氧化式可分解膠袋 質疑法例有灰色地帶

「走塑」一周年|環團揭市面仍有售氧化式可分解膠袋 質疑法例有灰色地帶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走塑」一周年|環團揭市面仍有售氧化式可分解膠袋 質疑法例有灰色地帶

【Now新聞台】首階段「走塑」實施一周年,有環團發現早前市面仍有售賣已禁售的氧化式可分解膠袋,認為政府解說未夠清晰,又質疑法例有灰色地帶。

去年4月22日起,本港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經過一年,法例又落實得如何呢?

除了膠餐具,政府還管制有這些成分或標籤的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例如垃圾袋及寵物便袋等,不可在本地銷售、免費供應及製造。這些塑膠產品需要特定環境和溫度才可完全降解,但本港堆填區是無氧環境,需要長時間才分解到。

環團「綠惜地球」今年3月發現有70間本地零售商、網購平台仍有賣這些產品,再查看環保署網站,雖然列明禁售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但標示又小又不清晰。經一輪查詢後,署方最近新增較為清晰的標示。

環團認為現行法例訂明,供應者不可將明知是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供應給其他人是存有灰色地帶,令法例形同虛設。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不知者不罪是否代表這項法例、這項管制的成效,取決於第一大家究竟認不認識這套法律,第二就是政府解說究竟做得好不好,公眾及商戶其實都很難辨認產品。違規產品會否因為這樣而繼續售賣,令到法例禁了,好像等於無禁,形同虛設呢?」

本台向有售這些產品的店舖查詢,HKTVmall指已即時將產品下架,一直有要求商戶列明產品材質,若發現違規個案會對商戶罰款及警告。AEON亦指已下架違規產品,並加強內部培訓及審查。淘寶天貓海外就表示,一旦發現違規商品會即時採取行動。

不過部分網店至今仍有「漏網之魚」,環保署指去年2至7月向生產商、批發商及零售商解說,至今巡查2萬個零售點,有4宗涉及氧化式可分解膠袋的投訴,已停售相關產品,未有檢控任何人,又強調商戶在辨識相關產品有一定難度,已加強向業界提供資訊。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