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周日起與公眾見面 活潑「家姐」率先表演玩滑梯 (16:07) 九龍城電動單車男遇查 撞傷警員被捕 (23:45) 長洲52歲女倒斃農田 (23:45) 屯門河水一度變紅 疑有人用色粉檢測渠管 (21:05) 冰球總會向國際冰聯持續跟進球員遇襲事件 強調絕不容許暴力 (21:04) 【大鳴大放】推動創科發展(二) (19:01) 【大鳴大放】推動創科發展(一) (19:00) 勞工處辦青年就業博覽 機構指大灣區就業吸引大學畢業生 (18:25) 公路單車亞錦賽 李思穎女子精英組摘銅 (17:22) 蝴蝶邨智障兒伴父屍多天 孫玉菡稱會提供適切支援 (17:19) 警方破兩宗含太空油毒品販毒案 4人被捕 (17:18) 羽毛球混合團體亞錦賽 港隊負國家隊八強止步 (16:16) 哈爾濱市民指來港自由行吸引 旅議會爭取加密航班 (16:14) 市民發揮創意為大熊貓寶寶改名 海洋公園推周邊產品及餐飲 (16:10) 網約車司機紅磡遇劫受傷 揭車內藏械被警拘捕 (15:15) 市民發揮創意為大熊貓寶寶改名 海洋公園推周邊產品及餐飲 (15:07)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周日起與公眾見面 活潑「家姐」率先表演玩滑梯 (15:04) 勞工處辦青年就業博覽 提供逾千二個在職培訓空缺 (14:23) 市民發揮創意為大熊貓寶寶改名 海洋公園推周邊產品及餐飲 (14:05) 【記者直擊】大熊貓龍鳳胎亮相 「家姐」玩耍「細佬」睡覺 (14:01) 市民發揮創意為大熊貓寶寶改名 「健健、康康」寓意身體健康 (13:06)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周日亮相 已有數百人報「貴賓團」 命名比賽全民參與 (13:04) 蕭澤頤:與內地合作加強源頭教育家長 防內地來港學生受騙 (12:09) 建造業總工會指地盤工程分判嚴重 研究加強法例規管 (12:06) 【經緯線本周提要】穆斯林旅客認為 本地清真食物選擇少 (12:00) 海洋公園為大熊貓龍鳳胎亮相儀式 展開命名比賽 (11:33) 已故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舉行安息禮 (11:20) 【旅遊業缺人】酒店引入機械人提供前台服務 旅遊課程因應趨勢加強AI應用 (11:19) 【招聘啟事】Now新聞台誠聘以下職位 (09:40) 建造業總工會指地盤工程分判嚴重 安全措施無法有效落實 (09:05) 蕭澤頤指研究利用其他部門閉路電視 料對調查有成效 (09:02) 【天氣報告】(2月15日) (08:49) 紅磡男司機遇劫受傷送院 (08:07) 創科創投基金優化計劃下月截止 張曼莉:吸引基金經理來港洽談 (07:05) 高才通港漂生租樓被騙逾千萬 警拘11人 (22:29) 馬術盛典一連三日亞博舉行 有情侶來過另類情人節 (22:27) 【杏林在線】好賭成「病」 (21:30) 港資港法適用範圍由前海擴展至深圳珠海 (20:06) 議員質疑中大醫院3年後仍無力還款 盧寵茂:最壞打算收回醫院 (19:26) 首屆香港國際馬術盛典一連3日亞博舉行 (19:16) 東涌海景住宅地中午截標 暫最少接獲4份標書 (19:15) 李家超與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會面 (19:08) 李家超鄭雁雄寄語中資企業 積極參與北都發展 (19:08) 通訊辦:近日懷疑出現#號開頭詐騙短訊 (18:32) 今年錄得310宗流感嚴重或死亡個案 (18:12)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 首次將病人從澳門運港接受治療 (18:08) 澳門特首岑浩輝率團訪港與李家超會面 (18:08) 上月訪港旅客創疫後單月新高 零售業界指有帶動作用 (18:07) 首次有船隻在香港水域船對船加注液態天然氣 (17:10) 啟德體育園開幕前 周日最後演練6.3萬人參與 (17:09) 陳美寶: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合作 配合國家航空業發展 (17:07) 香港旅議會:港可借鏡哈爾濱亞冬運經驗吸引遊客參與全運會 (16:33) 情人節花墟市道差 內地情侶瞞父母赴港浪漫閃婚 (16:14) 衞生署旺角酒吧打擊非法吸食水煙 發定額罰款通知書 (15:19) ComplexCon購票系統出錯票 主辦方向受影響人士退款 (15:02) 【時事全方位】熊貓經濟潛力(二) (14:48) 【時事全方位】熊貓經濟潛力(一) (14:47) 【時事全方位】泰緬詐騙刑責?(二) (14:46) 【時事全方位】泰緬詐騙刑責?(一) (14:45) 【時事全方位】太空油毒品(二) (14:44) 【時事全方位】太空油毒品(一) (14:43) 【時事全方位】港深創科發展(二) (14:42) 【時事全方位】港深創科發展(一) (14:41) 議員批局方太遲交文件 衞生委員會要另加會討論醫院聯網改組 (14:05) 亞冬運男子冰壺 銅牌戰港隊負國家隊得第四名 (13:28)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7月底退休 中大全球招聘接任人選 (13:06) ComplexCon宣布向持有出錯門票人士退款 (13:05) 情人節花墟市道差 花店推「開心價」促銷 (12:25) 中大爭取延後還40億政府貸款 議員憂結餘資金不足以還款 (12:06) 上月訪港旅客474萬人次 創疫後單月新高 (12:05) 政府刊憲將依托咪酯等列為毒品 禁毒專員:加強阻嚇性 (12:04) 【慶祝去邊好?】與伴侶共度溫馨甜蜜情人節 (12:01) 首次有船隻在香港水域船對船加注液態天然氣 (11:35) 許正宇:本港正研究放寬內地企業上市要求 (11:34) 蝴蝶邨揭智障兒伴父屍多日 議員促政府建高風險住戶名冊 (11:04) 男士趁情人節到花墟選購鮮花 指花價與往年相若 (10:34) 楊德強:全運會馬拉松賽或採用深港馬拉松相關路線 (10:04) 政府刊憲將依托咪酯及三種類似物列為毒品 (09:03) 【天氣報告】(2月14日) (08:55) 【首都專線】發展銀髮經濟機構辦興趣班 有長者再就業冀加強勞工保障 (08:33) 上月訪港旅客474萬人次 創疫後單月新高 上月訪港旅客474萬人次 創疫後單月新高 2025年2月14日 12:05 【Now新聞台】上月訪港旅客達474萬人次創疫情後單月新高,非內地旅客連續三個月破百萬。 旅發局指,在農曆新年假期及多項大型盛事帶動下,訪港旅客數字達474萬人次,按年增24%,其中內地旅客佔37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多25%。兩個數字都是疫情後新高。 非內地旅客亦連續三個月錄得過百萬人次,菲律賓、印尼、台灣等地訪港旅客人次,按年錄得三成或以上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