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學界舉辦參觀團向高才子女招手 冀吸納更多年幼學童來港

學界舉辦參觀團向高才子女招手 冀吸納更多年幼學童來港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學界舉辦參觀團向高才子女招手 冀吸納更多年幼學童來港

【Now新聞台】本港出生率低,學界面臨縮班殺校危機。有辦學團體舉辦參觀團向高才通子女招手,有校長期望吸納更多年幼學童。

製作氣球動力車,坐定定、打卡留念,一行50多人,不是一般的遊學團,而是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帶隊參觀本地中小學的示範課及STEAM活動,讓高才通家長及子女了解「港式教育」。

高才通子女鄧子翔:「內地的話,比較捲(緊張)成績,但是香港這邊會發展學生特長。(你會不會想來讀書?)那是肯定的。」

家長就稱,香港的教育環境較吸引,但要了解清楚再決定。

高才通家長魏女士:「拋開我續簽的顧慮的話,我肯定是想孩子越早過來越好,如果在STEAM方面、AI方面又能結合,就很完美了。」

將軍澳這間小學,過去兩個學年分別只開一班小一,至於下學年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暫時未達開班線。

參觀團向內地家長介紹學校辦學團體相信,可為收生帶來新機遇。

聖公會教育副總幹事賴炳華:「優才高才來香港,見到香港優點在哪,我覺得就是我們多元化,可能這區因為各種原因,收生狀況與以往有些不同。剛才所說,是否學校在轉變上、跟隨時代發展潮流上,需要一些調適。」

教育局推算,2029年適齡讀小一的6歲學童將跌至約3.1萬人,比去年大減逾三成六。教育局正檢討本地學生定義,包括考慮申請人報讀大學前,要有指定居港年期。

有小學校長認為,內地人才子女是收生出路之一,期望盡快公布定義。

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陳淑儀:「中學、小學事實上都比以前多了一些內地高才、優才、專才家庭的子女來就讀,小學都有,但我們暫時見到現象都是中、高年級較多。低年級有沒有?有,但似乎比例相對少。現時我們學界都有與內地一些機構接觸了解,所以見到增源方面,教育局及校長會都積極探討。」

陳淑儀又稱,單靠內地人才子女難以抵銷本港出生率低的問題,建議教育局加快推行小班教學,研究降低師生比例等。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