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蔡若蓮不擔心調整大學撥款影響院校實力 指增非本地生學費須平衡人才吸引力

蔡若蓮不擔心調整大學撥款影響院校實力 指增非本地生學費須平衡人才吸引力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蔡若蓮不擔心調整大學撥款影響院校實力 指增非本地生學費須平衡人才吸引力

【Now新聞台】教育局早前透露可能會調整大學未來三年的撥款。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大學有捐款等收入,不擔心會影響院校實力,又指要平衡院校的人才吸引力,才能考慮靠非本地生賺取收入。

政府面臨千億財赤,各方面的資源調撥都有可能受影響。教育局早前透露,可能調整八間資助大學未來三年的撥款。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大學財政穩健,相信有時間和能力消化。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我們給大學或中、小學撥款,我們相信都會因應整個政府財政上面對財政挑戰時,大家要一起共同承擔這個原則。大學有其他方面的收入,所以撥款對大學而言,當然會有影響,但它們都有相對穩健的儲備或財務管理,所以我們都相信這個調整,不會對院校的教學、研究、吸引力、競爭力造成影響。」

八大今年非本地生學額上限增加至40%,蔡若蓮指若要透過非本地生增加院校收入,需要平衡人才吸引力。

蔡若蓮:「現在新加坡都是收十多萬至二十多萬的非本地生學費,如果我貿然調至三十多萬,除非我們很強勁,否則我們會輸甚麼呢?就是最優秀的學生不來香港。因為這些最優秀的學生來香港,對整個高等教育的質素都是非常重要,或對我們科研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至於高才通受養人能否以「本地生」身份報讀大學,蔡若蓮指教育局正檢視本地生定義,會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包括考慮居港年期等條件,亦可能制訂不同收費水平。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