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本港現時有逾70人在心臟移植輪候名單,惟過往三年成人心臟移植案例每年只有不足十宗,瑪麗醫院及葛量洪醫院的團隊以「人工心」為病人爭取更多輪候時間,令死亡率降低近八成,又引入亞洲首部養心機,冀增加配對成功率。
49歲的馮女士患有先天性心漏病,做了首次心臟移植,十多年後多次出現血管病變及心臟衰竭等,去年年底第二次換心,再次獲得重生的機會。
心臟受贈者馮女士:「之前我拿個釘孔機釘孔也做不到,但當我做完手術後,我講話都很大聲、很有力、很有氣,不同以往沒有氣,講話時十分柔弱。」
全港唯一負責心臟移植的瑪麗醫院及葛量洪醫院團隊,表示本港有75人正輪候心臟移植,平均需等候2至3年,會用「人工心」為病人爭取更多時間輪候,令死亡率減少近八成。
不過今年截至上月29日,只有4宗成人心臟移植,過去三年每年亦只有不足十宗,除了因為捐贈的心臟較需求少,要有適合移植的心臟亦不容易,例如捐贈者年近70歲,過往未必適合移植。
為了增加配對成功率,瑪麗醫院於2020年引入亞洲首部養心機,希望爭取更多時間評估心肌肥厚等邊緣心臟是否適合捐贈,至今已有三個成功案例。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何嘉麗:「一個不理想的器官,放在病人身上是不能接受,有養心機就可以把捐贈者的心臟放在這部儀器內,協助心臟維持跳動評估3至5小時,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心臟有沒有康復機會,從而看得出這個捐贈的心臟有沒有機會轉贈給受贈者。」
團隊在32年來已完成260宗移植手術,呼籲要救活更多病人需要更多人捐贈器官。
現時有超過38萬人登記器官捐贈,但很多時因家屬不了解死者意願而耽誤捐贈時機,醫管局呼籲家人多討論,在必要時可及時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