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接受報章專訪時,指急症室收費檢討方向不會「一刀切」加價,將會是「可加可減」。
盧寵茂指「可加可減」,即最緊急的危殆及危急病人收費可低於現時的180元,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收費則提升至貼近家庭醫生水平。他指急症室的成本較一般門診高,但有人只因「生暗瘡」、「腳痕」等原因就去急症室求診,希望透過加價讓市民明白,急症室不是用來處理輕症,濫用同時會打擊醫護士氣及專科培訓,加劇流失,又指過程中考慮市民承擔能力。
有立法會議員指,按病人緊急程度決定收費做法不可取。有病人組織指急症室的分流機制,已經能夠杜絕濫用加價應審慎考慮。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本身分流機制已杜絕濫用,因為不緊急的情況可能要等很久,但我們要反思,為甚麼市民等那麼久獲得醫療服務,他們都要去急症室服務,很大可能是經濟原因,他們負擔不到家庭醫生或者其他診所的醫療費用,而甘願等很久。」
立法會議員(醫療衞生界)林哲玄:「次緊急或非緊急收貴點,誰負責?誰決定?是負責分流的護士?分流而已,不是看完病人,病歷都沒有詳細看?可能看看你做一些很基礎的檢查血壓、量一量有沒有發高燒,就分流了,這個分流就決定你比多少錢?那你認為對他公道嗎?亦會引起不少爭議,這是完全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