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古物諮詢委員會通過將中環回教清真禮拜總堂、香港大會堂與雷生春列為古蹟,當中落成至今僅60年的大會堂,將成為本港最「年輕」的法定古蹟。
1915年落成,座落中環些利街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圓拱頂配以尖飾的宣禮塔,在港最為罕見。
禮拜殿內的圓拱頂,鑲了彩色玻璃,殿內的木製宣講台,亦有過百年歷史。
清真寺見證了十九世紀初,大批穆斯林人來港發展,附近一帶的街道亦因清真寺,取名摩羅廟街及摩羅廟交加街,這間清真寺將成為本港首間列作法定古蹟的清真寺。
在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的雷生春,由商人雷亮在1931年興建,為配合地理位置,建築正立面採用弧形設計令唐樓外型別具特色。
建築物為「下舖上居」,地下為藥店,一樓以上是居所,地下的八條花崗石柱,使一樓以上的遊廊伸展至行人路,為路人遮蔭擋雨。
雷氏家族在2000年將建築無償贈予政府進行保育,現已活化成中醫藥保健中心。
座落中環海濱的香港大會堂同樣列為古蹟,由高座、低座及紀念花園組成,是香港首個多功能綜合文娛建築,早期的舞會廳設有大舞池,亦有宴會廳可供租用,為戰後市民參與文娛活動的重要場所。高座設有婚姻登記處及圖書館等。而紀念花園則紀念二戰時,保衞香港陣亡將士。
大會堂落成至今僅60周年,暫為本港最「年輕」的法定古蹟。
古物諮詢委員會通過將三幢一級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將向行政長官提交建議,爭取在今年內完成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