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經緯線本周提要】小書店越開越多 逆市經營有笑有淚

【經緯線本周提要】小書店越開越多 逆市經營有笑有淚

【Now新聞台】近年不少小書店逆市開業,為這個城市增添閱讀氣息。

三位二十歲左右的女孩第一次創業,在油麻地的商業大廈開了一間小書店。

書店店主Joyce:「我們的書店和其他書店不同,其他書店的中央會有類似書堆、書島這樣的東西,比較多書,我們經常都被人說我們很少書。開書店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希望大家在資訊爆炸的時刻,找到一個地方喘息,所以我們閒置了很多位置,讓人閱讀和休息。」

空間有限,選書就要多花心思,這裏專門售賣文學、哲學、歷史相關的書籍。

書店店主Sherry:「我認為書店是尋寶的歷程,就算這裡空間有限,也可以尋找到你的寶,譬如這個分類是放置一些台灣作家的書籍,那個分類是放置某一類思想的學者的著作,我們就會整理在一起,但我們不會攤開來,告訴你這裡就是甚麼分類,我們希望讀者自己發現。」

書店同時售賣二手書,其中一位店主阿翹有時要外出收集書籍。

書店店主阿翹:「今天我們來這裡收集書籍,一次就收集十箱書籍。」

收集、搬運都由她們一手包辦。

阿翹:「搬運暫時靠自己和兼職職員,很難特別請人幫忙搬運,因為運輸的成本由電召貨車時已經開始計算,如果再請人搬,成本未必可以靠賣書抵消。這批書會比較多塵埃,我們會有人在旁邊進行清潔,遞給另一人去標示書價和分類。」

人手、資源有限,激發創意和心思,阿翹覺得這些是小書店的特色。

阿翹:「我覺得獨立書店有趣的是,店主和店員每人出的一分力都可以塑造這間書店的形象,大家會比較記得這件事。」

這些新開的小書店各有特色,帶給讀者另類的閱讀選擇,他們有甚麼經營之道,如何在市道不景下掙扎求存,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電郵

nowreport@nownews24.com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