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重點是穩經濟、紓民困。在全年經濟收縮創歷史新高下,預算案提出多項紓困措施,包括每人分階段派發5000元消費券、提供百分百擔保失業貸款、減免薪俸稅及個人利得稅,上限1萬元,以及為每戶補貼1000元電費等。
預算案重點紓困措施:
- 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1萬元,料187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減少114億元
- 寬減全年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每戶每季上限1500元,其後兩季上限減至1000元,料涉295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減少116億元
- 為每個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涉28億元開支,逾270萬住宅用戶受惠
- 額外發放半個月綜緩、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
- 為學校考生代繳中學文憑試考試費
- 降低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工時要求一半,為期一年,最快6月實施
- 向失業人士提供百分百擔保個人貸款,上限為在期間平均每月收入六倍,不多於8萬元。年利息一厘,首12個月只須還息,之後本金連利息最長攤分5年償還,如按時全額還款,利息將全數退還。政府總擔保額為150億元,申請期為6個月
- 向每名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預計惠及約720萬人,涉360億元財政承擔
重點經濟及預算數字:
1. 去年經濟回顧
- 全年經濟收縮6.1%
- 失業率升至7%,是近17年來高位
- 去年基本通脹率1.3%,按年跌1.7個百分點
- 全年私人消費開支跌10.1%
2. 今年經濟預測
- 料今年經濟回復正增長,經濟實質增長預測為3.5%-5.5%
- 預測整體通脹率1.6%;基本通脹率1%,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
- 預測2022至25年,平均每年經濟實質增長3.3%,每年基本通脹率2%
3. 赤字預算
- 財政儲備跌至相等於13個月政府開支水平
- 修訂2020/21年度預計赤字至2576億元
- 下一財政年度總收入預計為5911億元
- 下一財政年度經常開支預算中,教育、社會福利和衞生共佔58%,即3023億元
- 預計下一財政年度財政赤字1016億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3.6%
- 預計未來5年均有財赤
其他預算案重點內容:
1. 增加收入
- 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由買賣各付0.1%增至0.13%
- 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稅率提高15%,牌照費增加30%,即日刊憲生效。電動私家車「一換一」計劃下的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相應提升至28.75萬元,一般電動私家車的寬免額上限則不變
2. 支持企業
- 寬減100%利得稅,上限1萬元,料12.8萬家企業受惠,政府收入減少10.5億元
- 寬減來年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每戶每季上限5000元,其後兩季上限減至2000元,料涉42萬個物業,政府收入減少34億元
- 寬減來年商業登記費,料150萬名業務經營者受惠,政府收入減少30億元
3. 土地房屋
- 2021/22年度賣地計劃共有15幅住宅用地及3幅商業用地,預計分別可供興建約6000個住宅單位,以及提供約48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全年潛在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16500個單位
- 古洞北首批公營房屋料2026年入伙;元朗南首批公營房屋單位料2028年落成;東涌東填海工程首兩批房屋用地,首批約1萬個單位料2024年入伙
- 注資33億元推行先導計劃,讓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適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單位
- 估計有逾860公頃棕地可發展為房屋或其他用途
- 研究改劃東九龍5幅商業地為住宅用途,料可提供約5800個私樓單位
- 推出「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先導計劃
- 預留10億元,資助3000幢老舊樓宇業主進行渠管或提升工程
4. 綠色城市
- 2027底前分階段淘汰約四萬輛歐盟四期柴油商用車
- 預留10億元在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加添小型可再生能源裝置;預留1.5億元在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加添小型可再生能源裝置
- 向「回收基金」增撥10億元,延長申請期至2027年
5. 支援旅遊
- 預留1.69億元,推動本地文化、古蹟及創新旅遊項目
- 預留7.65億元,支持旅發局重振本港旅遊業
- 考慮恢復放寬本地遊旅行團群組聚集限制
- 與疫情相對穩定地區商討組成「航空旅遊氣泡」
- 投放額外資源改善郊野公園、提升康樂設施及優化海濱等
6. 金融服務
- 提升綠色債券計劃借款上限一倍至2000億元,並擬發行綠色零售債券,讓市民參與
- 提升本地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效率和容量,並引入新功能,應付「債券通」需求
- 爭取「債券通」南向交易年內開通
- 繼續發行240億元銀色債券及150億元通脹掛鈎債券
- 認購銀色債券年齡下調至60歲或以上
- 港交所會檢視整體第二上市制度
- 推出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每次發行資助金額上限1200萬元,為期兩年
7. 培育及匯聚人才
- 未來三個學年,向每間小學提供40萬元,推行「奇趣IT識多啲」計劃,加強學生資訊科技的興趣和認識
- 將大學理工科學生創科實習計劃恆常化
- 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支持大學吸引國際知名創科學者和團隊來港,參與創科教研活動,料動用20億元,由政府、大學及賽馬會慈善基金共同承擔
8. 支援行業
- 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重建機場空郵中心
- 注資「創意智優計劃」10億元
- 申請撥款修繕荃灣公共圖書館、提升大埔文娛中心設施,及翻新及改善西灣河文娛中心,共涉9億元工程,創造約210個就業機會
- 基本工程開支未來幾年將超過每年1000億元,建造業的工程總值亦將增至每年約3000億元,創造逾30萬個就業機會
9. 優質生活
- 預留5億元優化郊野公園設施,如增加觀景台、樹頂歷奇和升級露營地點等康樂元素;改善洗手間設施、燒烤及野餐地點,以及修葺戰時遺跡作開放式博物館,料未來兩三年陸續落成
- 預留5500萬元,讓旅遊事務署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未來5年,就郊野公園內10條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推行第二期改善計劃
- 預留3.18億元推行「提升足球場設施五年計劃」,大幅增加符合國際標準的五人足球場、研究把現有場地擴建為標準十一人草地足球場,以及加快更新人造草地,涉逾70個場地
- 申請撥款興建東區走廊下的行人板道和西營盤東邊街北海濱公園
10. 強化醫療系統
- 在新醫院預留設施,可轉為隔離病房
- 增加1.47億元經常撥款,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 增加1500個資助長者家居照顧名額
- 向「獎券基金」注資11億元,確保急需的社福服務處所發展項目如期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