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周三發表施政報告。
原定上月中發表的施政報告,因為林鄭要到北京商討惠港措施,而押後一個多月公布。議員期間亦經歷重大變化,除了四名議員被撤銷資格,民主派議員總辭,只是部分辭職在施政報告發表當日仍未正式生效,部分人醞釀要有些行動。
以往施政報告,民主派在會議廳內外,都會有行動「招呼」林鄭,去年更令林鄭無法在立法會內宣讀施政報告,而要改用視像方式,是回歸之後首次。《政情》打聽,已辭職的民主派已有共識,不再進入會議廳,但部分人認為,在外圍的抗議不應絕跡。
有民主派認為,由疫情、經濟至政治,都不滿政府的表現,特首發表施政報告都是國際關注的一天,若林鄭可平靜地完成,令人以為香港「天下太平」,並不能表現香港真象,認為一定要表達反對聲音。
不過,在目前政治形勢下,在大樓內抗議有犯特權法風險,外圍請願又可能違反限聚令,具體行動仍待商議。不過針對施政報告內容一定會有回應,不會只有掌聲,只是未必能如往年般在立法會回應。
建制派方面,擔心的不是自己行動,而是施政報告的內容,認為雖然林鄭早前表示,北京之行獲得領導人正面回應,在施政報告會有好消息,但建制派認為,在目前水深火熱的情況下,融入內地的政策,市民未必有感受。
施政報告押後一個多月出爐,有建制派認為市民期望因而提高,期望越大的後果特區政府應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