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中大新技術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病變組織

中大新技術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病變組織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中大新技術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病變組織

【Now新聞台】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發最新技術,透過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可以準確找出肺部內少至兩毫米的病變組織,並即時切除,及早治療初期肺癌。

肺癌是本港頭號致命癌症,早期的症狀不明顯,要及早將一些細微的病變組織找出來,可以透過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穿過肺部主氣管及支氣管,到達病變位置注射螢光染料,標記癌細胞組織,在紅外線下顯而易見,之後醫生會利用微創儀器,夾起染色的病變組織,再用手術工具將它移除,這個新技術有助及早診治早期肺癌。

有超過七成小於10毫米的肺影的病人,在早期甚至乎未發展成肺癌前已經將它們移除,防止它們真的成為肺癌組織。

區先生去年發現肺部有三個很細微的陰影,但無法證實是否癌細胞,他後來轉介至威爾斯親王醫院,成功切除癌細胞。

中大指,在過去兩年成功進行了53個手術,超過七成確診早期肺癌,定位微創切除成功率達百分之一百。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就像智能電話內的GPS導航系統般,透過支氣管道去到病變的地方,亦是綠色球體所在的位置。

中大醫學院表示新技術下一步會用作臨床試驗,暫時未應用到其他醫院。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