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歌手楊丞琳在內地節目《還有詩和遠方》提到「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吃海鮮是奢侈的」引起了猛烈迴響。不少台灣網絡紅人都不點名回應「台灣海鮮奢侈」事件,稱「在台灣吃一碗滿滿海鮮的丼飯也不過台幣390元」,更反諷:「原來全台灣的民眾普遍都如此日日夜夜的奢侈,一定是深怕這輩子再也吃不到這樣的稀物珍品。」
就這番爭議,記者翻查了楊丞琳在節目中初嚐的「豆腐魚」,香港稱為九肚魚,台灣又稱狗母魚,於台灣官方漁產品交易行情資料庫顯示,本月初台北市每公斤平均價為62.3新台幣,折合約15.9港元。奢侈對每個人的定義有所不同,九肚魚是否奢侈海鮮還是見仁見智。
以下再整合了部分台灣的漁業統計數據,根據台灣2021年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當地單以境內四大漁業(遠洋、近海、沿岸及養殖漁業)一年的產量超過69萬公噸,連同境外基地的產量則超過97萬公噸。在2014年,總產量更多達140萬公噸,成為全球漁業產量第 21 大地區。
台灣的主要漁產來自於境外補給港及高雄市,單以高雄市已經達26萬公噸漁獲,佔境內漁獲約四成,漁產豐碩多元。
由1961年起台灣的漁產出口量已超過進口量,成為漁產品出超地區。以2021年數據,台灣漁產出口量約70萬公噸,進口則約50公噸,差距較2014、15年的高峰時期收窄。根據台灣農業委員會資料顯示,台灣的海產主要外銷至日本、大陸、泰國、美國、香港、印尼等亞洲及太平洋鄰近國家和地區,種類以吞拿魚、鰹魚、石斑魚、秋刀魚、魷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