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期日舉行大選,執政超過半世紀的國民陣線聯盟能否保住執政權,成為焦點。
國民陣線由多個政黨組成,包括代表華人的馬華公會,代表印度人的馬來西亞印度國民大會,但由於代表馬來人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在國會佔最多席位,造就這個政黨在國陣獨大,它的領袖亦順理成章地成為總理。
我們一般稱呼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為巫統,巫這個字,就是馬來族另一個叫法巫族的簡稱。這個稱呼源自唐代僧人義淨,經海路前往天竺求經,他在著作中以末羅遊,稱呼現時印尼蘇門答臘的占碑地區。到清朝時,末羅遊被寫成巫來由,巫來由人,在公元七至十三世紀,三佛齊王國統治蘇門答臘及馬來半島時期,大量移居至馬來半島,成為現時的馬來族,亦即巫族。
除了巫族,我們提到馬來西亞的的人口組成,都會見到娘惹,娘惹其實與華人有關。明代時,有不少華人,移居到馬六甲,他們與當地人通婚後,所生的後代被稱為峇峇娘惹,亦即是土生華人,其中峇峇指男性,娘惹就是女性。
到清代末期,再有大批華人去到馬來半島,從事採礦等苦力工作,他們被稱為新客,不過這些新客的後代,與峇峇娘惹一樣,在現今的馬來西亞,都統稱為華人。
現時馬來西亞二千八百萬人口中,馬來族佔了62%,華人佔25%,印度裔人就佔約百分之8。馬來西亞政府多年來,都規定馬來族在教育、就業等領域享有優先權,以提升他們的競爭力及地位,但亦引起華人不滿,指政府偏幫馬來族,同時亦導致貪污問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