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新西蘭一個組織近日為一隻蝸牛發起全國「招親」活動,原因是甚麼呢?
仔細看一下,這張照片中的兩隻蝸牛有甚麼不同之處?答案是後方蝸牛擁有罕見的左旋外殼,即是當牠從右向左移動時,才會看到外殼上的螺旋紋,平均每四萬隻才會有一隻。
這隻名為內德的蝸牛,是新西蘭插畫家克拉克森近日整理花園時意外發現。雖然人類亦有左撇子,但很少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不過蝸牛的世界就完全不同,外殼旋轉的方向相反,亦代表體內構造與一般的左右相反,而蝸牛的生殖器官位於頭部;換言之「左旋」殼的內德,無法與「右旋」殼的同類交配。
為了令被迫單身的內德更容易找到另一半,克拉克森正與新西蘭地理雜誌合作為內德發起全國「招親」,又為內德創作多幅插畫,希望提高大眾對牠的關注。
除了內德之外,英國大約十年前亦發現了一隻「左旋」殼蝸牛傑里米,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團隊協助下,成功與另一隻「左旋」殼蝸牛交配,但誕下的56隻下一代全部屬於常見的「右旋」殼,而傑里米已在2017年去世。
至於導致「左旋」殼蝸牛出現的確實原因,仍然有待學界探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