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美國向多國大幅加徵關稅,依賴進口貨的行業要承受沉重經營壓力,當地中式酒樓及糧油食品店大部分貨源來自中國,不單來貨價大增,甚至連入貨亦有困難。
糧油食品店負責人雷春媺:「例如這款沙薑片,以往賣1元多美元,現在都要加至超過2美元。」
雷小姐在三藩市唐人街經營糧油食品店,主要售賣中式食材,九成貨品來自中國,蝦子麵、蠔油,甚至港式紙包飲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貿易戰下關稅大增,即使是這類民生小店都受衝擊,經營上都面對不少壓力。
雷春媺:「大家對價格戰,擔心價錢升得較快,所以會有一輪恐慌性搶購囤貨,之後因為貨源緊缺,所有貨源來貨(價)都有一定上升,幅度大約20%至40%。民生食品像是油鹽醬醋,我們都會盡最大能力在未升價前囤貨,可以囤到我們都盡力備足貨,希望能平穩過渡。」
這間在唐人街有100年歷史的中式酒樓,七成食材都是由中國入貨,負責人指不單來貨價貴了三至四成,就連入貨都遇到困難。
康年海鮮酒家負責人李彪:「例如我們想入十箱,可能是因為貨源短缺或因為商家扣起了貨源,想視乎關稅會否增加,現在只是你想拿十箱,我暫時只能供應兩箱給你們。都可以有些用其他代替品,但味覺或各方面配搭或許會有不同,但在沒有充足貨源下,我們惟有想辦法。」
他說在貿易戰下,營商環境不太穩定,都不敢在高價時入太多貨。即使來貨價不停上漲,一眾商店負責人都說擔心會加重同鄉的負擔,寧願賺少些都不願加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