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神二十周四下午升空 首次帶渦蟲上太空研究再生能力

神二十周四下午升空 首次帶渦蟲上太空研究再生能力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神二十周四下午升空 首次帶渦蟲上太空研究再生能力

【Now新聞台】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將在明日下午升空,目前已準備就緒。發射日適逢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55周年,具有特殊意義,同時首次帶渦蟲上太空,研究其再生能力。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藍色發射塔架上的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組合體完成燃料加注,周四下午發射前,發射塔架的回轉平台會逐步打開。

神舟二十號於周二已完成最後一次全區合練,包括模擬發射準備、通訊系統故障等應變演練。

今次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主要是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太空站駐留約6個月。發言人指,今次發射時間適逢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55周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在喜慶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將從這裡奔赴『天宮』,跑好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接力賽。奮戰在各自崗位的廣大航天人將以誓奪任務成功的昂揚精神狀態,度過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

神舟二十號將開展太空科學與應用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進行太空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亦會進行三項生命科學實驗,研究斑馬魚、渦蟲及鏈霉菌,其中渦蟲是首次上太空。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發展室主任張偉:「渦蟲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將它切成幾截以後,它會自己再生,包括它的大腦。所以我們希望在太空當中,特別是微重力條件下,它到底會不會再生,再生以後會是怎樣的表現。這對我們研究,比如細胞的再生及衰老,有一些特別意義。」

航天工程辦公室指,中國空間站至今已進行200多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並將約百種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帶回地球,未來港澳的大學都有機會參與太空研究。

張偉:「這次研究項目徵集當中,包括香港、澳門,比如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很多大學提交了建議書。未來相當於後面的任務,有可能香港或澳門、台灣有相關的科技家的項目,可以進到太空當中進行實地研究,不止是拿到樣本,更多的可能在太空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實驗研究。」

神舟二十號的航天員進駐後,神舟十九號三名航天員將於下周二返回地球。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