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中石化旗下的海南煉油化工廠正調整原油進口比例,減低關稅波動風險。
供往整個海南島及內陸的汽油、柴油液化氣等產品都是產自這裡,這個位於海南西北部的海南煉化廠,是中國距離南海石油天然氣資源最近的儲備加工基地,同時也是中東和非洲的原油進入中國境內的第一站。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廠家指從美國採購原油量正逐步減少,相信關稅風險可控。
海南煉化公司計劃經營部副經理宋鵬俊:「我們原油美國進口的幾乎沒有,我們主要是以中東、西非為主。我們下游產品,出口主要是面向東南亞,從目前來看影響總體還是有限。」
中石化旗下的海南煉油化工廠目前正滿負荷生產,負責人指今年最大訂單來自華南市場。
而這家一體化生產糧油的公司同樣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不過原材料油菜籽近年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進口。中方早前宣布對加拿大,生產的菜籽油等商品加徵100%關稅,公司指會密切關注變化,調整進口比例。
海南糧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又華:「油菜籽的供應國其實也不少,這幾年最大量的是從加拿大,我們也在關注貿易戰之後,整個國際經貿格局的一些變化或影響。」
海南目標於今年年底實現「封關運作」,負責人指期望當局推出更多稅費減免政策,減低原材料進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