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人工智能技術普及,很多經典電視劇成為惡搞改編的素材。不過,原來結合古裝與科幻剪輯搞笑短片,隨時被指褻瀆經典,不符國家廣電總局指引。
華妃騎著電單車在宮中飛馳,嫌電單車不夠快,還出動火箭。充滿科技感的《甄嬛傳》,還有一改病弱形象、將樹木連根拔起的林黛玉,這些經典電視劇片段都經過AI改編,憑著荒謬的喜劇效果,引起不少內地網民的熱議,製作短片的頻道人氣急升,甚至有人推出AI改編教學。
不過,亦有人認為「玩過火」。
民眾:「這些劇在我心中都是一些很經典的,而且具有一些歷史意義或者傳統意義的,對於現在青少年來說,上網比較頻繁的話、沒有看過原著的話,可能會被這些給誤導。」
針對這種現象,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近日發布管理提示,指近期AI「魔改」影片大幅修改一些經典著作,以假亂真,這些影片為博取流量,毫無邊界褻瀆經典,衝擊傳統文化認知,有違原著精神,涉嫌構成侵權;要求各相關省局督促影片平台,排查清理這類短片,並在限期前匯報進展;同時嚴格落實內容審核要求,明確標示AI生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