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評論認為中歐經貿問題棘手,中歐貿易出現差距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進步快,但歐洲停滯,例如中國的電動車可媲美歐洲車,但售價只是歐洲車的六成,歐盟想同中國互惠互利就要互相開放市場。
時事評論員曾仲榮:「歐盟對中國出口少,一個重要原因是歐盟跟隨美國限制晶片、高科技產品售予中國,歐洲優勢是高科技產品,但歐盟拒絕出售,中低檔產品又不及中國「平、靚、正」,如何讓中國購買?歐盟又在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限制中企投資,如何叫中國幫助歐洲經濟?若歐盟一方面想在中國獲取利益,另方面又想遏制中國,大家就很難互諒互讓,解決經貿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