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足本全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一)

【足本全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一)

【Now新聞台】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

(2023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源自中國屬於世界

(一)根植歷史,弘揚絲路精神

(二)因應現實,破解發展難題

(三)開創未來,讓世界更美好

二、鋪就共同發展繁榮之路

(一)原則:共商、共建、共享

(二)理念:開放、綠色、廉潔

(三)目標: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

(四)願景:造福世界的幸福路

三、促進全方位多領域互聯互通

(一)政策溝通廣泛深入

(二)設施聯通初具規模

(三)貿易暢通便捷高效

(四)資金融通日益多元

(五)民心相通基礎穩固

(六)新領域合作穩步推進

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正能量

(一)為共建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二)為經濟全球化增添活力

(三)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四)為人類社會進步匯聚文明力量

五、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結束語

 

前言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輩懷著友好交往的朴素願望,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開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交融新時期。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路,也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上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國和一些國家先后提出歐亞大陸橋設想、絲綢之路復興計劃等,反映了各國人民溝通對話、交流合作的共同願望。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性地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並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台。

1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

為介紹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取得的成果,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的認識理解,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讓「一帶一路」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特發布此白皮書。


一、源自中國屬於世界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文明發展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和挑戰。中國著眼人類前途命運和整體利益,因應全球發展及各國期待,繼承和弘揚絲路精神這一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倡議,連接著歷史、現實與未來,源自中國、面向世界、惠及全人類。

(一)根植歷史,弘揚絲路精神

公元前140年左右的中國漢代,張騫從長安出發,打通了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鑿空之旅」。中國唐宋元時期,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共同發展,成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商道。15世紀初的明代,鄭和七次遠洋航海,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商貿往來。千百年來,古絲綢之路猶如川流不息的「大動脈」,跨越尼羅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恆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集地,促進了亞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作為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千年古絲綢之路深刻昭示:隻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絲路精神與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大同、萬國咸寧的美好理念相契合,與中國人一貫的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立己達人的處世之道相符合,與當今時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相適應。

中國共產黨是胸懷天下的大黨,中國是堅持和平發展的大國。共建「一帶一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弘揚絲路精神,喚起人們對過往時代的美好記憶,激發各國實現互聯互通的熱情。共建「一帶一路」既是向歷史致敬,再現古絲綢之路陸上「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盛況、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更是向未來拓路,從古絲綢之路和絲路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沿著歷史的方向繼續前進,更好地融通中國夢和世界夢,實現各國人民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因應現實,破解發展難題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500多年前,在古絲綢之路中斷半個多世紀后,大航海時代來臨,根本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格局。近代以來,隨著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成為歷史潮流。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后,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促進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作出重要貢獻。但是,少數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並沒有實現普遍普惠的發展,而是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很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獲利甚微甚至喪失自主發展能力,難以進入現代化的軌道。個別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流,世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不完善、全球經濟發展失衡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世界經濟發展由少數國家主導、經濟規則由少數國家掌控、發展成果被少數國家獨享的局面,必須得到改變。

共建「一帶一路」既是為了中國的發展,也是為了世界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不可逆轉,各國不可能退回到彼此隔絕、閉關自守的時代。但是,經濟全球化在形式和內容上面臨新的調整,應該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成功開辟和推進了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維護者。共建「一帶一路」在理念、舉措、目標等方面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既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旨在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也是破解全球發展難題的中國方案,旨在推動各國共同走向現代化,推進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經濟全球化進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

(三)開創未來,讓世界更美好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地區沖突、軍備競賽、糧食安全、恐怖主義、網絡安全、氣候變化、能源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人工智能等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叉疊加,人類共同生活的這顆美麗星球面臨嚴重威脅。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人類社會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需要更加公正合理、更趨平衡、更具韌性、更為有效的全球治理體系。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人類社會如何走向光明的未來,攸關每個國家、每個人,必須回答好這一時代課題,作出正確的歷史抉擇。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從人類共同命運和整體利益出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人類未來勾畫了新的美好願景。共建「一帶一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最高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搭建了實踐平台、提供了實現路徑,推動美好願景不斷落實落地,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產品。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發展階段,超越意識形態分歧和社會制度差異,推動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同繁榮,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共建「一帶一路」塑造了人們對世界的新認知新想象,開創了國際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引領人類社會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鋪就共同發展繁榮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並踐行適應時代發展的全球觀、發展觀、安全觀、開放觀、合作觀、文明觀、治理觀,為世界各國走向共同發展繁榮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實踐路徑。

(一)原則:共商、共建、共享

共建「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積極倡導合作共贏理念與正確義利觀,堅持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推動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原則,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倡導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充分尊重各國發展水平、經濟結構、法律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差異,強調平等參與、溝通協商、集思廣益,不附帶任何政治或經濟條件,以自願為基礎,最大程度凝聚共識。各國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平等參與,都可以在雙多邊合作中積極建言獻策。各方加強雙邊或多邊溝通和磋商,共同探索、開創性設立諸多合作機制,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開展對話合作、參與全球治理提供共商合作平台。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建原則,不是中國的對外援助計劃和地緣政治工具,而是聯動發展的行動綱領﹔不是現有地區機制的替代,而是與其相互對接、優勢互補。堅持各方共同參與,深度對接有關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充分發掘和發揮各方發展潛力和比較優勢,共同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各施所長、各盡所能,優勢互補、聯動發展。通過雙邊合作、第三方市場合作、多邊合作等多種形式,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深入參與,形成發展合力。遵循市場規律,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參與各方的利益訴求,企業是主體,政府主要發揮構建平台、創立機制、政策引導的作用。中國發揮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巨大,基礎設施建設經驗豐富,裝備制造能力強、質量好、性價比高以及產業、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引領作用。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享原則,秉持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尋求各方利益交匯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對接各方發展需求、回應人民現實訴求,實現各方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共建國家大多屬於發展中國家,各方聚力解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滯后、工業化程度低、資金和技術缺乏、人才儲備不足等短板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堅持道義為先、義利並舉,向共建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真心實意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同時,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理念:開放、綠色、廉潔

共建「一帶一路」始終堅守開放的本色、綠色的底色、廉潔的亮色,堅持開放包容,推進綠色發展,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共建「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行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不排除、也不針對任何一方,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也不搞基於意識形態標准劃界的小團體,更不搞軍事同盟。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無論什麼樣的政治體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發展階段,隻要有共同發展的意願都可以參與其中。各方以開放包容為導向,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共同推進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格局,探索開創共贏、共擔、共治的合作新模式,構建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國際綠色低碳發展趨勢,倡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尊重各方追求綠色發展的權利,響應各方可持續發展需求,形成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共識。各方積極開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政策對話,分享和展示綠色發展理念和成效,增進綠色發展共識和行動,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的絲綢之路,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充分發揮在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領域優勢,運用中國技術、產品、經驗等,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合作蓬勃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將廉潔作為行穩致遠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始終堅持一切合作在陽光下運行。各方一道完善反腐敗法治體系建設和機制建設,深化反腐敗法律法規對接,務實推進國際反腐合作,堅決反對各類腐敗和其他國際犯罪活動,持續打擊商業賄賂行為,讓資金、項目在廉潔中高效運轉,讓各項合作更好地落地開展,讓「一帶一路」成為風清氣正的廉潔之路。2019年4月,中國與有關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工商學術界代表共同發起了《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呼吁各方攜手共商、共建、共享廉潔絲綢之路。中國「走出去」企業堅持合規守法經營,既遵守中國的法律,也遵守所在國當地法律和國際規則,提升海外廉潔風險防范能力,加強項目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打造良心工程、干淨工程、精品工程﹔中央企業出台重點領域合規指南868件,制定崗位合規職責清單5000多項,中央企業、中央金融企業及分支機構制定和完善境外管理制度1.5萬余項。2020年11月,60余家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方企業共同發起《「一帶一路」參與企業廉潔合規倡議》。

(三)目標:高標准、可持續、惠民生

共建「一帶一路」以高標准、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

共建「一帶一路」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准,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採購、招投標等環節執行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准,以高標准推動各領域合作和項目建設。倡導對接國際先進規則標准,打造高標准自由貿易區,實行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暢通人員、貨物、資金、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實現更高水平互聯互通和更深層次交流合作。堅持高標准、接地氣,對標國際一流、追求高性價比,先試點、再推廣,倡導參與各方採用適合自己的規則標准、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成立高規格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領導機構,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務實舉措不斷落地。

共建「一帶一路」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走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之路,努力消除制約發展的根源和障礙,增強共建國家自主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各國實現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並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項目選擇、實施、管理等各個方面。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不斷完善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投融資體系,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形成了穩定、透明、高質量的資金保障體系,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因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而陷入債務危機。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各方深化公共衛生、減貧減災、綠色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藝術、衛生健康等領域合作,促進政黨、社會組織、智庫和青年、婦女及地方交流協同並進,著力打造接地氣、聚人心的民生工程,不斷增強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中國積極推進對外援助和惠及民生的“小而美”項目建設,足跡從亞洲到非洲,從拉丁美洲到南太平洋,一條條公路鐵路,一座座學校醫院,一片片農田村舍,助力共建國家減貧脫貧、增進民生福祉。

(四)願景:造福世界的幸福路

作為一個發展的倡議、合作的倡議、開放的倡議,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目的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進而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和平之路。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基礎。共建「一帶一路」超越以實力抗衡為基礎的叢林法則、霸權秩序,摒棄你輸我贏、你死我活的零和邏輯,跳出意識形態對立、地緣政治博弈的冷戰思維,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從根本上解決永久和平和普遍安全問題。各國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中國作為發起方,積極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推動各方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營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構建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繁榮之路。共建「一帶一路」不走剝削掠奪的殖民主義老路,不做凌駕於人的強買強賣,不搞「中心-邊緣」的依附體系,更不轉嫁問題、以鄰為壑、損人利己,目標是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繁榮。各方緊緊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發揮各自資源和潛能優勢,激發各自增長動力,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共同營造更多發展機遇和空間,推動形成世界經濟增長新中心、新動能,帶動世界經濟實現新的普惠性增長,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

開放之路。共建「一帶一路」超越國界阻隔、超越意識形態分歧、超越發展階段區別、超越社會制度差異、超越地緣利益紛爭,是開放包容的合作進程﹔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各方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共同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創新之路。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探索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助力各方實現跨越式發展。各方共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加強科技前沿領域創新合作,促進科技同產業、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推動形成區域協同創新格局,縮小數字鴻溝,為共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文明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文明間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學互鑒。各方積極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開辟更多合作渠道,密切各領域往來,推動不同國家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思想和價值共識,實現人類文明創新發展。

三、促進全方位多領域互聯互通

共建「一帶一路」圍繞互聯互通,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以規則標准「軟聯通」為重要支撐,以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重要基礎,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成為當今世界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

(一)政策溝通廣泛深入

政策溝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中國與共建國家、國際組織積極構建多層次政策溝通交流機制,在發展戰略規劃、技術經濟政策、管理規則和標准等方面發揮政策協同效應,共同制訂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為深化務實合作注入了「潤滑劑」和「催化劑」,共建「一帶一路」日益成為各國交流合作的重要框架。

戰略對接和政策協調持續深化。在全球層面,2016年11月,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上,193個會員國一致贊同將「一帶一路」倡議寫入聯大決議﹔2017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344號決議,呼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衛生組織等先后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在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推動完成《投資便利化協定》文本談判,將在超過1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協調統一的投資管理體系,促進「一帶一路」投資合作。在區域和多邊層面,共建“一帶一路”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東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議程》、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有效對接,支持區域一體化進程和全球發展事業。在雙邊層面,共建「一帶一路」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土庫曼斯坦「復興絲綢之路」戰略、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印度尼西亞「全球海洋支點」構想、菲律賓「多建好建」規劃、越南「兩廊一圈」、南非「經濟重建和復蘇計劃」、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計劃、沙特「2030願景」等多國戰略實現對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與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標志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

政策溝通長效機制基本形成。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政府間戰略溝通為支撐,以地方和部門間政策協調為助力,以企業、社會組織等開展項目合作為載體,建立起多層次、多平台、多主體的常規性溝通渠道。中國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各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深化交往、增進互信、密切來往提供了重要平台。2017年的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參會,形成了5大類、279項務實成果。2019年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38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及聯合國秘書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等40位領導人出席圓桌峰會,超過150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的6000余名代表參會,形成了6大類、283項務實成果。

多邊合作不斷推進。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發起成立了20余個專業領域多邊對話合作機制,涵蓋鐵路、港口、能源、金融、稅收、環保、減災、智庫、媒體等領域,參與成員數量持續提升。共建國家還依托中國-東盟(10+1)合作、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拉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世界經濟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等重大多邊合作機制平台,不斷深化務實合作。

規則標准對接扎實推進。標准化合作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與巴基斯坦、俄羅斯、希臘、埃塞俄比亞、哥斯達黎加等65個國家標准化機構以及國際和區域組織簽署了107份標准化合作文件,促進了民用航空、氣候變化、農業食品、建材、電動汽車、油氣管道、物流、小水電、海洋和測繪等多領域標准國際合作。「一帶一路」標准信息平台運行良好,標准化概況信息已覆蓋149個共建國家,可提供59個國家、6個國際和區域標准化組織的標准化題錄信息精准檢索服務,在共建國家間架起了標准互聯互通的橋梁。中國標准外文版供給能力持續提升,發布國家標准外文版近1400項、行業標准外文版1000多項。2022年5月,亞非法協在香港設立區域仲裁中心,積極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多元糾紛解決路徑。中國持續加強與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會計審計監管合作,為拓展跨境投融資渠道提供制度保障。

(二)設施聯通初具規模

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領域。共建「一帶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為基本架構,加快推進多層次、復合型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基本形成「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格局,為促進經貿和產能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走廊和國際通道建設卓有成效。共建國家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打造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中巴經濟走廊方向,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喀喇昆侖公路二期(赫韋利揚-塔科特段)、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竣工通車,薩希瓦爾、卡西姆港、塔爾、胡布等電站保持安全穩定運營,默拉直流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卡洛特水電站並網發電,拉沙卡伊特別經濟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方向,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段於2022年3月開通運營,匈牙利布達佩斯-克萊比奧段啟動軌道鋪設工作﹔克羅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迎來通車一周年﹔雙西公路全線貫通﹔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順利建成並投入運營。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方向,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且運營成效良好,黃金運輸通道作用日益彰顯﹔作為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時速350公裡的雅萬高鐵開通運行﹔中泰鐵路一期(曼谷-呵叻)簽署線上工程合同,土建工程已開工11個標段(其中1個標段已完工)。中蒙俄經濟走廊方向,中俄黑河公路橋、同江鐵路橋通車運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中蒙俄中線鐵路升級改造和發展可行性研究正式啟動。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方向,中吉烏公路運輸線路實現常態化運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運行穩定,哈薩克斯坦北哈州糧油專線與中歐班列並網運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方向,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中緬鐵路木姐-曼德勒鐵路完成可行性研究,曼德勒-皎漂鐵路啟動可行性研究,中孟友誼大橋、多哈扎裡至科克斯巴扎爾鐵路等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在非洲,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先后通車運營,成為拉動東非乃至整個非洲國家縱深發展的重要通道。

海上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共建國家港口航運合作不斷深化,貨物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年貨物吞吐量增至500萬標箱以上,躍升為歐洲第四大集裝箱港口、地中海領先集裝箱大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共建取得重大進展,正朝著物流樞紐和產業基地的目標穩步邁進﹔緬甸皎漂深水港項目正在開展地勘、環社評等前期工作﹔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散雜貨年吞吐量增至120.5萬噸﹔意大利瓦多集裝箱碼頭開港運營,成為意大利第一個半自動化碼頭﹔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項目建成並投入運營,成為中西非地區重要的現代化深水港。“絲路海運”網絡持續拓展,截至2023年6月底,「絲路海運」航線已通達全球43個國家的117個港口,300多家國內外知名航運公司、港口企業、智庫等加入「絲路海運」聯盟。「海上絲綢之路海洋環境預報保障系統」持續業務化運行,范圍覆蓋共建國家100多個城市。

「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成效顯著。共建國家間航空航線網絡加快拓展,空中聯通水平穩步提升。中國已與104個共建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57個共建國家實現空中直航,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巴基斯坦、尼泊爾、多哥等共建國家民航基礎設施領域合作,助力當地民航事業發展。中國民航“一帶一路”合作平台於2020年8月正式成立,共建國家民航交流合作機制和平台更加健全。新冠疫情期間,以河南鄭州-盧森堡為代表的「空中絲綢之路」不停飛、不斷航,運送大量抗疫物資,在中歐間發揮了“空中生命線”的作用,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持續拓展。中歐班列、中歐陸海快線、西部陸海新通道、連雲港-霍爾果斯新亞歐陸海聯運等國際多式聯運穩步發展。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86條時速120公裡的運行線路穿越亞歐腹地主要區域,物流配送網絡覆蓋歐亞大陸﹔截至2023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萬列,運輸近700萬標箱,貨物品類達5萬多種,涉及汽車整車、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53大門類,合計貨值超3000億美元。中歐陸海快線從無到有,成為繼傳統海運航線、陸上中歐班列之外中歐間的第三條貿易通道,2022年全通道運輸總箱量超過18萬標箱,火車開行2600余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覆蓋中國中西部18個省(區、市),貨物流向通達10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港口。

(三)貿易暢通便捷高效

貿易投資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共建國家著力解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問題,大幅消除貿易投資壁壘,改善區域內和各國營商環境,建設自由貿易區,拓寬貿易領域、優化貿易結構,拓展相互投資和產業合作領域,推動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續的貿易體系,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貿易投資規模穩步擴大。2013-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美元﹔中國在共建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達到2萬億美元、1.3萬億美元。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近2.9萬億美元,佔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45.4%,較2013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中國民營企業對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超過1.5萬億美元,佔同期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的53.7%。

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共建國家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努力營造密切彼此間經貿關系的良好制度環境,在工作制度對接、技術標准協調、檢驗結果互認、電子証書聯網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23年8月底,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中國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1個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世界上人口規模和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與共建「一帶一路」覆蓋國家和地區、涵蓋領域和內容等方面相互重疊、相互補充,在亞洲地區形成雙輪驅動的經貿合作發展新格局。中國還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中國與135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投資協定﹔與11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含安排、協議)﹔與35個共建國家實現“經認証的經營者”(AEO)互認﹔與14個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中國與新加坡、巴基斯坦、蒙古國、伊朗等共建國家建立了“單一窗口”合作機制、簽署了海關檢驗檢疫合作文件,有效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

貿易投資平台作用更加凸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累計意向成交額近3500億美元,約2000個首發首展商品亮相,參與國別與參與主體多元廣泛,成為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平台。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中非經貿博覽會、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中俄博覽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等重點展會影響不斷擴大,有力促進了共建國家之間的經貿投資合作。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功舉辦了8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功舉辦了14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在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經貿投資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業合作深入推進。共建國家致力於打造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格局,有力促進了各國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鏈優化布局。共建國家共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深化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汽車、工程機械、資源能源、農業等傳統行業合作,探索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核能與核技術、5G等新興產業合作,與有意願的國家開展三方、多方市場合作,促進各方優勢互補、互惠共贏。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同40多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文件,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等成為共建國家開展礦業產能合作的重要平台。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助力共建「一帶一路」農業科技發展,促進國家間農業領域經貿合作。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建設的卡拉奇核電站K2、K3兩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建成投運,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合資的烏裡賓核燃料元件組裝廠成功投產,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為共建國家開展核技術產業合作、助力民生和經濟發展建立了橋梁和紐帶。中國企業與共建國家政府、企業合作共建的海外產業園超過70個,中馬、中印尼「兩國雙園」及中白工業園、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中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等穩步推進。

  1. 更多
  1. 【孫東專訪】將推專項撥款支持香港研究團隊參與國家太空任務
    【孫東專訪】將推專項撥款支持香港研究團隊參與國家太空任務
    2小時前
  2. 零售協會:內地旅客免稅額提高 對業界幫助很大
    零售協會:內地旅客免稅額提高 對業界幫助很大
    12分鐘前
  3. 盧寵茂:研究急症室收費輕症減重症加
    盧寵茂:研究急症室收費輕症減重症加
    23分鐘前
  4. 北韓勞動黨召開中央委員會擴大全會
    北韓勞動黨召開中央委員會擴大全會
    28分鐘前
  5. 首場辯論表現被指欠佳 拜登表明無意退選
    首場辯論表現被指欠佳 拜登表明無意退選
    31分鐘前
  6. 普京指俄羅斯應恢復生產中短程導彈並必要時作相關部署
    普京指俄羅斯應恢復生產中短程導彈並必要時作相關部署
    1小時前
  7. 一名女童懷疑在旺角被遺棄
    一名女童懷疑在旺角被遺棄
    1小時前
  8. 美國5月PCE物價指數符合市場預期
    美國5月PCE物價指數符合市場預期
    2小時前
  9. 法國國會選舉最後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勢贏多數議席
    法國國會選舉最後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勢贏多數議席
    2小時前
  10. 美股先升後跌 受大型科技股下跌拖累
    美股先升後跌 受大型科技股下跌拖累
    2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