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中國去年發射升空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軌飛行約九個月後,成功返回著陸場,標誌著中國的可重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將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便捷和廉價的往返方式。
這次試驗的可重用航天器是在去年八月,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升空。
新華社報道,航天器在軌飛行276日後,周一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的可重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將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不過官方未有公布航天器的細節,包括它的性質、外型等,亦沒有發布任何圖像,這次並不是中國首次發射可重用試驗航天器,早在2020年9月,當局首度作出這項試驗,航天器同樣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升空,在軌飛行兩日後返回著陸場,當時有內地傳媒按照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載荷量推算這款航天器可能重8.6噸左右。
近年多國積極發展太空產業,但背後面對成本高昂的問題,中國科協航空科技文化普及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亞男指,歐美的常規運載火箭,發射一次總報價基本超過一億美元,而具備重用功能由美國太空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獵鷹九號火箭,單次發射價格則只是美國同類火箭的一半,使用可重用火箭,可說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預計中國在2035年以前研製完成液氧甲烷兩級完全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實現內陸發射,海上垂直回收。
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亦正在海南文昌建設,預計明年六月實現火箭首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