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伊斯蘭勢力抬頭助長反美情緒

伊斯蘭勢力抬頭助長反美情緒

至於美國駐利比亞的領事館遇襲後,美國國防部調派海軍陸戰隊,和兩艘驅逐艦前往利比亞,加強保安。美國正調查襲擊是否早有預謀。總統奧巴馬重申會全力緝兇,打擊恐怖主義。

美國三十三年來首次有大使級官員殉職,白宮及國務院等政府機構下半旗,為遇害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和另外三名美國人致哀。

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到國務院慰問工作人員。聯邦調查局已派出搜證組到利比亞,協助調查,國防部亦調兵遣將,包括派一支海軍陸戰隊反恐部隊,到遇襲美國領事館所在的班加西,加強保安,又派出兩艘配備戰斧式巡航導彈的驅逐艦麥克福爾號和拉布恩號,開往利比亞,其中一艘已駛到利比亞對開海域,另一艘亦會在幾日內到達。有國防官員稱,部署只屬預防措施。

消息指,美軍準備調派無人機到利比亞搜集情報,追查涉事的恐怖分子及據點。

遇襲後的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滿目瘡痍。利比亞政府已就襲擊事件致歉,美國,聯合國等亦強烈譴責事件。

事發在美國時間911襲擊11周年當日,奧巴馬嚴厲譴責事件,並下令加強各地外交使領館的保安。

他後來出席競選活動時重申,會全力緝兇和打擊恐怖主義。

引發今場慘劇的是一部美國電影,涉嫌侮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幾十人上街示威,抗議襲擊事件。

出現反美浪潮的國家,全部都在去年的茉莉花革命下,強人掌控的舊政權被推翻,換上親伊斯蘭勢力。無獨有偶,埃及及也門昔日都是美國在中東的主要盟友,茉莉花革命後,不止令伊斯蘭勢力抬頭,路線與阿爾蓋達等伊斯蘭原教旨恐怖組織相近,這三個國家成為恐怖分子,滲透主要目標;令美國一直擔心,反美情緒升溫的惡夢終於成真。

雖然阿爾蓋達領袖拉登去年被美國擊斃,失去重心人物,組織勢力削弱了,不過從拉登死後,中東局勢來看,阿爾蓋達的影響力變得地區性,分散為不同的分支組織,就如襲擊利比亞美國領事館的懷疑主謀,激進伊斯蘭武裝律法虔信者,就是來自阿爾蓋達在中東的分支。

失去中央控制的阿爾蓋達,雖然無辦法再發動,類似911的大型襲擊,相反組織變小,情報機關更難取得情報,有能力發動更多小型襲擊,不過由於缺少財政支援,不排除新加入的恐怖份子訓練不足,會魯莽行事。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