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數以百計的火箭和衛星殘骸返回地球,除了有機會跌落民居威脅民眾安全,墜落大海的殘骸也有可能影響海洋生態。
中國長征五號火箭殘骸兩周前重返大氣層,引起全球關注,最終墜落馬爾代夫附近。美國太空總署批評,中國在處理太空垃圾時未達到負責任的標準,中國強調這是國際通行做法。
《德國之聲》引述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太空垃圾專家戈爾曼報道,中方做法確有商榷的地方,但其他國家和商業機構一直以來都有這樣做。
這種處理太空垃圾的方法,除了有安全隱患,同時亦會衍生污染問題。根據天體物理學家麥克道爾收集得來的不完整數據顯示,最大污染國是美國及俄羅斯。
資料顯示,大多數太空垃圾落在南太平洋無人區尼莫點附近,即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遠的地點,被稱為太空飛行器的墓地。自1971年開始,有超過260件太空飛行器墜落尼莫點。
麥克道爾說,近年因為擔心干擾地球通訊系統或阻礙未來太空探索,很多國家和機構都選擇讓太空垃圾返回地球,減少在太空留下垃圾,意味有更多太空殘骸長埋大海。
墜落點不局限在尼莫點,例如比長征五號火箭,還要長13米的獵鷹9號火箭,有一截落在印度洋和南冰洋之間,亦有俄羅斯衛星落在印度洋或北大西洋。部分太空探測器使用的燃料或機身含有的金屬可能帶有毒性,會污染海洋,加上海水侵蝕,都有機會影響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