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疫苗護照」近來成為熱門議題,多國期望為新冠疫苗接種者發出「護照」作證明,方便他們出行,不過有研究指措施或引發不平等及人權爭議。
將來出國旅行大家除了要帶作為身份證明的普通護照,或許還要出示「疫苗護照」,多個國家、國際組織和企業相繼研發電子疫苗護照,協助識別新冠疫苗接種者,方便他們日後在國內以至跨國出行。
在英國,獲政府資助的生物識別技術公司iProov和網絡安全公司Mvine開發結合面容識別技術的應用程式,民眾上載疫苗接種紀錄後,可以掃瞄樣貌作身份認證。
世界經濟論壇與瑞士一間非牟利機構合作,推出程式CommonPass,讓用戶儲存疫苗接種紀錄及病毒檢測結果,之後轉換成二維碼作通行證,項目獲多間航空公司支持。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對持有「護照」作旅遊條件有保留,認為對未能負擔為每位國民提供疫苗的貧窮國家來說只會加劇不平等的現象。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早前一項關於「疫苗護照」的研究認為,針對個人訊息私隱而言有潛在外洩風險。負責研究的法律系副教授貝杜斯基更指,措施會阻礙民眾享有基本權利,包括出行及和平集會自由,將無法接種疫苗的人包括孕婦及嚴重過敏症患者、在接種優次中位列較後的年輕人、甚至本身不希望接種的人等排除在外。
英國副首席醫療官范塔姆早前則警告民眾即使接種了兩劑疫苗,仍然有傳播病毒的風險,法國同德國亦表示目前未有足夠數據證明疫苗接種者不會感染或傳播病毒,認為推行疫苗護照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