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在最大城市阿勒頗的激戰持續。總統巴沙爾任命新總理,頂替早前變節的希賈卜。
而敘利亞在區內最重要盟友伊朗召開國際會議,試圖斡旋危機,但會議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杯葛。
政府軍連續兩日,對阿勒頗展開新一輪大規模進攻。除了派出大批配備坦克及裝甲車的地面部隊,戰鬥機、武裝直升機亦出動,配合轟炸反對派據點。據指,政府軍已重新控制阿勒頗大部分地區。
反政府敘利亞自由軍將領表示,由於政府軍攻勢猛烈,反對派武裝要暫時撤出被稱為「南部咽喉」薩拉赫丁區。
國際紅十字會表示,他們一支運載人道救援物資的車隊,成功進入阿勒頗,為居民帶來足夠超過一萬二千人食用一個月的糧食和基本醫療物資,是自阿勒頗爆發激戰以來,首次有救援機構成功進入當地。
有分析認為,作為最大城市和全國經濟中心,阿勒頗具有重要的象徵和戰略意義。總統巴沙爾如要穩住政權,阿勒頗不能失守。
另外,當地國營電視台報道,巴沙爾委任衛生部長哈勒吉,接替日前變節的希賈卜成為總理。哈勒吉屬於遜尼派伊斯蘭教徒,家鄉是反政府衝突的發源地、南部城鎮德拉。
外界相信,巴沙爾作出這個任命,是希望緩解民間要求他下台的壓力。有分析指,雖然巴沙爾和親信仍然大權在握,但作為政府首腦的總理,也出走逃到約旦,是政權瓦解的警號。
面對被國際社會孤立,敘利亞在區內最重要盟友伊朗,在首都德克蘭召開國際會議,試圖介入斡旋。不過,只有28個國家派出大使級官員出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指摘伊朗在危機背後從中作梗,杯葛會議。
東道主伊朗外長薩利希重申,希望促成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開展對話,又反對任何形式的武力介入。
有外交官指,由同樣被國際社會孤立的伊朗舉辦會議,不會可能有實質的調停效果。伊朗的行動,只是為了轉移外界視線,令巴沙爾繼續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