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台灣東北部發現逾三百個海底巨蟲巢穴化石

台灣東北部發現逾三百個海底巨蟲巢穴化石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台灣東北部發現逾三百個海底巨蟲巢穴化石

【Now新聞台】有古生物學家在台灣東北部發現三百多個史前海底巨型食肉蠕蟲的大型巢穴,相信有超過2000萬年歷史。

來自台灣大學地質學系的古生物學家,在台灣東北部野柳一帶的沉積岩層發現一批生物痕跡化石,相信是大約2300萬年前的史前海底巨蟲大型巢穴。巢穴一共有319個,呈L形管狀,管狀周圍有羽毛狀結構。

古生物學家透過重建痕跡化石分析遠古生物活動時留下的移動痕跡和殘留物,估計這些巢穴有2米長,直徑約2.5厘米,而巢穴的主人是一種類似現代「博比特蟲」的巨型蠕蟲。

「博比特蟲」是一種水生多毛食肉蠕蟲,平時會潛伏在海底沙礫之下,等獵物經過時突然出擊,將牠們拖入巢穴內享用。

古生物學家又在巢穴化石頂部發現高濃度鐵,相信是獵物被抓到洞穴時作出激烈掙扎,令洞頂沉積物鬆散,這些巨型蠕蟲就生產分泌物加固洞穴壁,並留下奇特的羽毛狀結構。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