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台灣未有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當局認為台灣受到的經濟衝擊有限,另外有分析認為,去年退出協定談判的印度,尋求重返協定的機會不大。
印度去年十一月談判完成前夕宣布退出RCEP,令RCEP的涵蓋人口少了超過13億,但印度有學者指,中國過去十年在當地投資僅約80億美元,但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則高達500億美元,
印度同時還與10個RCEP簽署國存在貿易逆差,在貿易關係上一直處於劣勢,而且中印邊境衝突持續,印度以國家安全為由抵制中國商品,正希望藉與中國經濟脫鈎,減低對中國的依賴,加上新冠疫情下,當地加大發展自身經濟,希望吸引外資,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分析認為,在眾多因素下,印度不可能尋求重返RCEP,但亦有意見認為,印度退出談判,令中國搶佔主導地位,令不少東南亞國家失望,形容印度犯了歷史性大錯。
除了印度,台灣亦未加入RCEP,國民黨歸咎民進黨令台灣失去競爭力,成為印太以至亞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
不過中央社引述學者分析指,台灣有七成出口至RCEP國家的商品本來已免關稅,即使沒加入RCEP,對台灣的影響亦有限,加上兩岸關係近年持續緊張,台灣即使要加入,都可能要做出政治承諾,對台灣未必有好處。
台灣的經濟部長王美花則預計,無加入RCEP對台灣的影響,要待10至20年才會浮現,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更可紓緩台灣廠商的關稅壓力,未來將會積極爭取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