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新型冠狀病毒是否經空氣傳播引起爭議,世界衛生組織首度確認出現相關證據,但未能下結論。有專家認為空氣傳播,並非主要播毒途徑,目前不需改變防疫策略。
沙田瀝源邨祿泉樓上月出現新冠病毒群組,有本港專家指病例可能涉及空氣傳染。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多地有超級傳播群組懷疑跟空氣傳播有關,多數在室內「中招」,包括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合唱團,排練期間即使採取了防疫措施,仍有九成人受感染。
全球32個國家共239名科學家,日前向世衛發公開信,提出病毒經空氣傳播的證據,呼籲世衛更新防疫指引。
空氣傳播是指病毒在空氣中,以微粒或氣霧形式漂浮長達數小時,可以造成遠距離傳播。
世衛之前認為這情況只會在體積小於五微米的微細飛沫,或醫療程序產生氣霧時發生,對醫護人員而非普羅大眾有風險,但最新的說法有變,世衛會繼續審視和分析相關證據,幾個星期內公布撮要。
假若證實新冠病毒可在公眾地方透過空氣傳播,意味防疫策略要升級,例如改善學校、護老院、辦公室的抽風及空氣過濾系統,在室內戴口罩等。
但有專家相信,若空氣傳播並非主要播毒途徑,對整體疫情發展影響不大,改變防疫指引反而令公眾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可能忽略勤潔手等重要的抗疫方法。
有人亦質疑向世衛發公開信的聯署人,大部分都不是傳染病學專家,而是化學家、工程師、通風系統公司的老闆等,在抗疫方面未必有足夠權威。